[发明专利]一种ACK网络指纹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8536.1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程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荣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1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特征 控制命令 控制权限 生成模块 特征提取模块 网络模块 指纹识别 模块通信连接 指纹采集模块 通信连接 网络指纹 压缩模块 字段 传输技术领域 网络设备 精细 传输 | ||
本发明涉及ACK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ACK网络指纹设备,包括指纹采集模块、指纹识别及特征提取模块、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指纹特征压缩模块、控制命令生成模块和ACK网络模块;指纹识别及特征提取模块述指纹采集模块连接;指纹特征及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与指纹识别及特征提取模块通信连接;指纹特征压缩模块和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通信连接;控制命令生成模块与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通信连接;控制命令生成模块还与ACK网络模块通信连接;ACK网络模块获取控制命令生成模块所生成的控制命令字段,并将控制命令字段通过TCP/IP协议向外传输。本发明实现对单个或多个ACK网络设备从简单到精细复杂的不同控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CK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CK网络指纹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家用或商用的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之间,一般遵循某种无线连接技术实现互联。TCP/IP传输协议标准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无线接入技术标准之一。在物联网领域,TCP/IP传输协议标准接入方式更是应用最广、成本最低、可扩展性最好的物联网接入方式之一。通常,TCP/IP传输协议通过ACK网络模块直接通过光纤信号接入互联网。
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物联网设备是通过手机、pad等移动端的应用来进行控制,许多时候并不方便。比如,市场上很流行的ACK网络开关设备,通常是以移动端应用界面来远程控制防盗门的开关。这种开关控制方式,既有应用界面控制的复杂与不便,又具有传统机械开关控制的位置不灵活与布线施工的冗余困难。
基于上述的无线控制开关门的需求,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免布线无线遥控开关设备。这些免布线无线遥控开关设备以非标准化的方式在非标准化的频段(如1GHz、315MHz等),使用私有通信方式,对照明设备进行简单的开关控制,不支持手机应用控制。而且,这些设备工作于非公共频段,容易与其他系统的信号相互干扰,影响用户使用效果。
同时,对于某些特殊应用场景的物联网设备控制的权限区分要求不断涌现,某些应用场合中,对于控制者身份权限的限制要求比较复杂,需要一种身份识别方式来区分不同用户的控制权限。
指纹识别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身份识别方式,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权限控制手段。相比于声波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的方式具有技术成熟可靠,算法简单易实现,应用实现成本低的优点。
此外,传统的开关设备的控制,一般是基于Wi-Fi链接。但是,在一些应用场合中,Wi-Fi物联网开关控制信息产生频率很低,若采用链接控制通信模式,则几乎每次对Wi-Fi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时,Wi-Fi物联网开关都要与该设备重新建立Wi-Fi链接,会在控制帧上面消耗大部分能量。在需要同时控制多个设备的应用场合,控制过程更加复杂更加耗能。所以如何提供一种高效、传输速率快、带宽低的网络开关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传输效率低下、占用带宽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ACK网络指纹设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ACK网络指纹设备,包括指纹采集模块、指纹识别及特征提取模块、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指纹特征压缩模块、控制命令生成模块和ACK网络模块;所述指纹识别及特征提取模块述指纹采集模块连接,获取指纹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指纹信息来进行识别及特征提取;所述指纹特征及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存储有与可识别的指纹信息相匹配的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指令,还与指纹识别及特征提取模块通信连接获取所提取的指纹特征;所述指纹特征压缩模块和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与指纹特征及控制权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还与ACK网络模块通信连接;所述ACK网络模块获取控制命令生成模块所生成的控制命令字段,并将控制命令字段通过TCP/IP协议向外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荣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荣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8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