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紧急电话视频采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8305.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高旗彬;陈婉薇;杨家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联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14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紧急 电话 视频 采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紧急电话视频采集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主动人体身高识别技术的公路紧急电话视频采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加,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越来越成为运营方、监管方及架乘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的监管,已成为行业内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隧道半封闭性的特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不能及时报警,极易引发二次事故,导致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危及架乘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由于隧道自身的电磁屏蔽作用,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的长隧道及连续隧道群,隧道内的移动通信信号强度会受到影响,导致无法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移动电话及时进行报警求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的高速公路隧道都会在建设时引入有线紧急电话报警求助系统,通过布置在隧道内及隧道出入口处的紧急电话终端机,即可快速、可靠地与隧道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为了便于隧道管理人员清晰、全面地了解报警者的状态,以制定相应的援助策略,目前大部分的紧急电话终端机都会集成视频对讲功能,通过集成的摄像头采集报警者及其周边的视频图像数据。
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19516-2004 高速公路有线紧急电话系统技术要求》中对于高速公路紧急电话终端机的安装高度提出了要求,而现有的紧急电话终端机所使用的摄像头大多采用完全固定在机箱内的安装方式,导致其视频采集的视场范围无法调整,只能固定在特定范围内。对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就会导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不完整,从而影响隧道管理人员对于事故现场状况的判断。部分摄像头虽然可以通过本地或远程手动控制的方式调整视场范围,但由于体积、成本等因素的限制,难以集成到紧急电话终端机中,此外,手动控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时效性较差,不适用于高速公路应急报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高速公路有线紧急电话系统不适用于高速公路应急报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人体身高识别技术的公路紧急电话视频采集控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公路紧急电话视频采集控制系统,安装于紧急电话终端机上,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摄像头模块、测距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旋转驱动装置及控制电路板,其中:
摄像头模块固定于控制电路板上,用于采集视频图像并转换为数字信号,由镜头、镜头座、图像采集传感器以及图像数据处理电路依次连接组成,数字信号通过图像数据处理电路的数据接口及配套的导线或接线端子发送到控制电路板中;
测距模块固定于控制电路板上,用于检测人体的身高,测距模块的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不少于2个;
人体感应模块固定于控制电路板上,用于检测人体的接近状态,采用红外感应装置;
旋转驱动装置用于调整控制电路板与地面之间的水平夹角,由电机、连接杆和轴承构成,电机转轴固定于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杆一端固定于控制电路板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紧急电话终端机上;
控制电路板用于实现对摄像头模块、测距模块、人体感应模块、以及旋转驱动装置的控制、数据交互及电源供给,并与紧急电话终端机的主控板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的摄像头模块的图像采集传感器为CMOS图像传感器或CCD图像传感器。
所述的测距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最远测距距离不小于2米,最短测距距离不大于10厘米。
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检测有效距离0~2米,重复检测时间间隔0.5~3s。
所述的电机采用但不限于步进电机、直流有刷电机、舵机。
更佳的,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红外补光模块,固定于控制电路板上,包括亮度传感器、红外补光LED灯及其驱动电路构成,当亮度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环境的照明不足时,系统自动打开红外补光模块对摄像头模块进行红外补光。
作业时,当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有人体接近时,自动触发紧急电话终端机播报操作提示音并开启测距模块,利用测距模块识别人体身高,从而确定控制电路板与地面之间的水平夹角,调整视频图像采集的视场范围。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集成的测距模块实现对报警者身高的主动识别,从而自动调整摄像头的视场范围,保证视频通话质量的同时,无需人工干预,可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缩短报警被有效接收的时间间隔;
2、系统内集成人体感应功能,从而自动判断是否有报警者接近,避免误操作或无效操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联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联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8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容量瓶的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庭无线视频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