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合扣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7006.5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8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旭;庄君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龙翔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08 | 分类号: | A44B1/08;A44B1/4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279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合扣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合扣,具有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该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分别具有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扣壳和扣脚,扣脚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上,扣脚具有往外延伸且可伸入卡孔的扣脚部;公扣组件的第二组件的第二扣壳构成一扣珠部;母扣组件的第一组件的第一扣壳凹设形成有一扣槽部,或者母扣组件的第二组件的第二扣壳凹设形成有一扣槽部。本案四合扣借助扣片巧妙的结构,实现组件稳定又牢固的扣合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纽扣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四合扣。
背景技术
四合扣是将两衣襟连接在一起而常用的连接工具,其主要起到扣合连接作用。通常四合扣从上至下分为扣面、扣壳、扣珠、扣脚四个部件,其中扣面和扣壳组合构成母扣组件,母扣中间设有扣槽,扣槽边上设有两根平行的弹簧;扣珠和扣脚组合构成公扣组件,公扣中间突出有一扣珠,该扣珠按入母扣的扣槽中后被弹簧夹紧,从而实现连接作用。
目前针对四合扣的结构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只是公扣与母扣间的连接性能问题,而对于母扣、公扣各自两个部件间的连接性能未作过多的考究,然后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生由于母扣或者公扣的两个部件间由于扣合力不够稳定、牢固而导致纽扣损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合力稳定牢固的四合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扣组件,其具有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
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三道分割条,该三道分割条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沿往上且往内倾斜延伸形成有引导面。
所述扣片上的对应环形凹槽内侧形成有尖头朝上的圆锥部,该圆锥部的锥面构成所述引导面。
所述扣组件还具有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扣壳和扣脚,扣脚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上,扣脚具有往外延伸且可伸入卡孔的扣脚部。
一种四合扣,其具有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该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分别具有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扣壳、扣卡和扣片;扣卡固定组装在第一扣壳上,该扣卡上设有卡孔;扣片设于第一扣壳与扣卡间,该扣片的面向卡孔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内壁横截面呈弧形状;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扣壳和扣脚,扣脚固定组装在第二扣壳上,扣脚具有往外延伸且可伸入卡孔的扣脚部。
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三道分割条,该三道分割条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沿往上且往内倾斜延伸形成有引导面。
所述扣片上的对应环形凹槽内侧形成有尖头朝上的圆锥部,该圆锥部的锥面构成所述引导面。
所述公扣组件,其第二组件还包括公扣垫片,该公扣垫片适配组装在第二扣壳与扣脚之间;所述母扣组件,其第一组件内还适配装置有第一母扣底和第一铜圈,第二组件内还适配装置有第二母扣底和第二铜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龙翔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龙翔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7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