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反刍兽疫病毒与蓝舌病病毒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6439.9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宝正;李儒曙;苏惠龙;邵建宏;赵福振;薄清如;邓湘辉;黄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刍 疫病 蓝舌病 病毒 双重 荧光 rt pcr 快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反刍兽疫病毒与蓝舌病病毒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小反刍兽疫病毒引物对和探针,蓝舌病病毒引物对和探针,其中两组探针的5’端和3’端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团及配套的荧光淬灭基团标记。该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对单个样本一次性检测两种病毒,具有敏感、高效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病毒核酸序列的基因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又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小反刍兽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口腔、舌黏膜糜烂,流泪,流鼻液,腹泻和肺炎为特征;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蓝舌病病毒(BTV)引起反刍动物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水肿,溃疡性炎症变化为特征。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主要感染山羊、绵羊、小鹿瞪羚、努比亚野山羊、长角羚及其它小反刍兽。骆驼、猪和牛也可感染,但通常无临床症状。蓝舌病病毒(BTV)对绵羊、山羊和牛易感,一般情况下,绵羊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明显,山羊和牛呈隐性感染。小反刍兽疫和蓝舌病(以下简称“两病”)在我国均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国内多个省份都有发生,特别是羊的小反刍兽疫近年疫情形势严峻。羊在感染“两病”后的临床症状不易鉴别,且近年发现“两病”常有双重混合感染的情形存在,在国外被称为小反刍兽的跨界疾病。但是现行缺乏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方法,给后续开展的防控、检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两病”的诊断,一般是采用Elisa抗体筛查、单重RT-PCR或普通RT-PCR检测的方式。由于动物交易活跃,动物免疫背景不清,导致Elisa抗体筛查结果并不准确;单重RT-PCR费时费力,无法满足高通量检测的需求;而普通PCR的检测敏感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双重荧光RT-PCR快速同时鉴别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反刍兽疫病毒与蓝舌病病毒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包括RT-PCR反应液、酶混合液、小反刍兽疫病毒/蓝舌病病毒双重反应液和去RNA酶水。其中小反刍兽疫病毒/蓝舌病病毒双重反应液包括:(1)一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引物和一条小反刍兽疫病毒探针组成;(2)一对蓝舌病病毒引物和一条蓝舌病病毒探针组成。
具体引物和探针如表1所示。
表1双重荧光RT-PCR引物和探针
进一步,小反刍兽疫病毒探针用ROX荧光报告基团和BHQ2荧光淬灭基团标记,蓝舌病病毒探针用FAM荧光报告基团和BHQ1荧光淬灭基团标记。
进一步,所述RT-PCR的扩增程序为:42℃15min;95℃3min;95℃15s,55℃45s,共40个循环。
本发明提供的小反刍兽疫病毒与蓝舌病病毒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对单个样本一次性检测两种病毒,具有敏感、高效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小反刍兽疫病毒与蓝舌病病毒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曲线图;
图2是小反刍兽疫病毒与蓝舌病病毒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检测曲线图;
图3是小反刍兽疫病毒与蓝舌病病毒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样品检测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6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