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翻刮式加热负压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5974.2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柳忠彬;张海周;王欢;霍振亚;谢君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7/00 | 分类号: | B01D7/00;C01B17/02 |
代理公司: | 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彬;钱成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翻刮式 加热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往复翻刮式加热负压分离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氯浸渣脱硫、固体脱水效率不高,工艺流程长,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分离罐、进料装置、加热装置、往复翻刮装置、冷凝器和PLC电控箱,分离罐包括加热罐体、集渣罐体和罐盖;往复翻刮装置位于加热罐体内,包括转轴、驱动电机、向外分料盘、刮刀导向杆、向外刮刀、向内分料盘、向内刮刀;冷凝器和分离罐通过气体收集管相连通,气体收集管一端进入加热罐体上方,另一端连接冷凝器的进口端,气体收集管上设有负压风机;PLC电控箱分别与进料装置、加热装置、负压风机、驱动电机和冷凝器功能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高效地脱硫、脱水,降低生产成本,工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负压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往复翻刮式加热负压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氯浸渣中含有较高量的单质硫(65%-70%),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贵金属。 氯浸渣长期堆放,物料内的有价金属无法变现,造成有价金属流失,还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由于氯浸渣物料独特性,采用现有热滤熔硫工艺去除其中的硫元 素比较困难。目前,一般对氯浸渣的处理常采取焚烧工艺,烟气制酸,再对有 价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工艺流程长,成本较高。对于固体脱水,现有装置脱水 效率不高,设备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连续性工作。
因此,提供一种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高效地脱硫、脱水, 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往复翻刮式加热负压分离器,解决现有技 术中氯浸渣脱硫或固体脱水效率不高,工艺流程长,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的 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往复翻刮式加热负压分离器,包括分离罐、进料装置、加热装置、往复翻 刮装置、冷凝器和PLC电控箱,分离罐包括空心圆柱形加热罐体、设于加热罐 体底部并与加热罐体为一体式结构且呈空心倒圆锥形结构的集渣罐体、以及设 于加热罐体顶部的罐盖,进料装置设于罐盖上用于为加热罐体内进料,加热装 置周向设于加热罐体外壁上用于为加热罐体的内腔进行加热;
往复翻刮装置位于加热罐体内,包括与加热罐体同轴心设置的转轴、固定 于罐盖顶面中心位置处并与转轴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位于 加热罐体内并等距固定于转轴上的两个以上圆盘状向外分料盘、固定于罐盖底 面上并与转轴平行设置的圆柱形刮刀导向杆、以及设于刮刀导向杆上并与向外 分料盘数量相同的向外刮刀,向外刮刀与向外分料盘一一对应用于为相应向外 分料盘向外进行刮料,相邻两个向外分料盘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一个圆盘状向内 分料盘,所有向内分料盘均固定于转轴上,刮刀导向杆上设有与向内分料盘数 量相同的向内刮刀,向内刮刀与向内分料盘一一对应用于为相应向内分料盘向 内进行刮料,向内分料盘的直径大于向外分料盘的直径,当进料装置往加热罐体内进料时,物料最先掉落至最上层向外分料盘上,所有向外分料盘和所有向 内分料盘随着转轴一起旋转,位于最上层向外分料盘处的向外刮刀将该向外分 料盘上的物料向外刮料使物料均由该向外分料盘的外端掉落至位于其下一层的 向内分料盘,而掉落至该向内分料盘上的物料又在与其相应的向内刮刀的作用 下刮至该向内分料盘的内端掉落至下一层的向外分料盘,直至最后物料由最底 层的向外分料盘的外端掉落至集渣罐体内;
冷凝器和分离罐通过设于两者之间的气体收集管相连通,气体收集管一端 穿过罐盖进入加热罐体上方,气体收集管另一端连接冷凝器的进口端,用于将 加热罐体内的气体收集至冷凝器内进行冷凝固化,气体收集管上设有负压风机;
PLC电控箱分别与进料装置、加热装置、负压风机、驱动电机和冷凝器功 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