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5965.3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阳;王克智;李训刚;毛晨曦;张建军;王凯;张鸿宇;王晨;王晶;苏丽丽;张惠芳;李少阳;巩翼龙;王冉;代燕琴;刘凤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098 | 分类号: | C08K5/098;C08L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烯烃成核剂 制备 聚烯烃 环己二羧酸 脂肪酸盐 质量分数配比 成核效果 熔融混合 熔融混炼 半结晶 结晶度 添加量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环己二羧酸盐与脂肪酸盐在40℃‑200℃下熔融混合3‑60分钟。所述脂肪酸盐与环己二羧酸盐的质量分数配比为1:5—5:1。本发明公开一种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所述应用方法为将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与聚烯烃混合均匀熔融混炼,在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制备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具有更好的成核效果,使聚烯烃半结晶时间明显减少,加快了聚烯烃的结晶速率,提高了聚烯烃的结晶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添加成核剂是目前改性聚烯烃结晶性能的主要方式。成核剂在聚烯烃结晶初期可以有效提供晶核,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使聚烯烃分子链附着生长。因此,成核剂可以有效的增加聚烯烃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度,使其在较高的温度下结晶,从而缩短加工周期,并与此同时细化晶粒,改善聚烯烃的刚性、透明性、表面光泽性、尺寸稳定性等物理与加工性能。
目前,成核剂品种多为单一的无机材料和有机化合物品种以及高分子材料,对于复合品种鲜有报道。单一品种的成核剂往往无法发挥最佳功效,无法满足多方面性能的提高,因此,成核剂的复合化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通过选择不同的环己二羧酸盐和脂肪酸盐以及不同比例的复配得到一种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相比于单一环己二羧酸盐成核剂,该方法制成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克服了盐类成核剂在树脂中分散难的缺点,通过脂肪酸盐对其表面进行活化,提高了环己二羧酸盐成核剂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了环己二羧酸盐成核剂的效率,加快了聚烯烃的结晶速率,提高了聚烯烃的结晶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己二羧酸盐与脂肪酸盐在40℃-200℃下熔融混合3-60分钟。所述熔融混合设备优选为转矩流变仪。
所述环己二羧酸盐与脂肪酸盐的质量分数配比为:1:5—5:1。
所述环己二羧酸盐对应的金属离子为钙、镁、钡、锌、铝、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脂肪酸盐可以为饱和或者不饱和脂肪酸盐,其碳数为:5-28。
所述脂肪酸盐优选为硬脂酸盐,所述硬脂酸盐的金属离子为钙,镁,钡,锌,铝、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保护根据如上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
本发明还保护上述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在聚烯烃结晶改性中的应用。
所述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在聚烯烃结晶改性中的应用,其具体应用方法为:将所述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与聚烯烃混合均匀熔融混炼,所述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在聚烯烃树脂中的添加量为:300ppm-5000ppm树脂质量分数。
上述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公知的一切熔融混合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较单一环己二羧酸盐的聚烯烃成核剂相比,本发明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不仅能提供晶核,特别是还能有效帮助分子链更好的移动并有序排列,进一步提高了环己二羧酸盐成核剂的效率,加快了聚烯烃的结晶速率,进一步提高了成核剂的效率,加快了聚烯烃的结晶速率,提高了聚烯烃的结晶度;本发明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在聚烯烃树脂中分散速率高,且能快速分散均匀,解决了单一环己二羧酸盐成核剂在树脂中难分散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聚烯烃成核剂组合物在聚烯烃结晶改性的应用中显示出更好的成核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