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致延迟荧光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5879.2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华;隋岩;董梁;华瑞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7D401/14;C07D498/04;C07D491/048;C07D413/12;C07D239/38;C07D217/22;C07D413/14;C07D471/0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05009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迟 荧光 材料 | ||
1.一种热致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阳极层、设于阳极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有机发光层、设于有机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延迟荧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5-15nm;
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为10-100nm;
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10-50nm;
所述阴极层的厚度为90-15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10n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为20n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40n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的厚度为100n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材料还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料为透明玻璃或柔性基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或有机导电聚合物;其中,所述无机材料为氧化铟锡、氧化锌、氧化锡锌、金、银或铜;所述有机导电聚合物选自聚噻吩、聚乙烯基苯磺酸钠和聚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阳极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还设有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30-50n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40n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包括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金属的配合物,所述金属的配合物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的材料选自下述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合金或下述元素的氟化物:锂、镁、银、钙、锶、铝、铟、铜、金和银。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延迟荧光材料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延迟荧光材料在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8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