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4881.8 | 申请日: | 201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振东精科汽车总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83/04;C08K13/02;C08K3/34;C08K3/22;C08K5/42;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性能 橡胶 橡胶产品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硅橡胶 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氰尿酸三烯丙酯 云母 叔十二碳硫醇 纳米氧化锌 天然橡胶 丁二烯 引发剂 油酸钾 质量份 凝胶 断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天然橡胶260‑280份,硅橡胶120‑150份,云母60‑80份,丁二烯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16份,纳米氧化锌8‑12份,引发剂8‑10份,叔十二碳硫醇3‑6份,莱茵散6‑8份,异氰尿酸三烯丙酯2‑4份,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3份,油酸钾2‑6份。本发明得到的橡胶减少出现凝胶的情况、使得橡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分子断裂,橡胶产品的强度和机械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性能好的橡胶。
背景技术
在生产橡胶的聚合过程中,都会产生因橡胶分子支化增多及分子间的化学交联而生成的在橡胶良溶剂中的不溶解物,就是线性分子的支化的增加或者是线性分子间相互反应形成的立体网状的体形大分子,这就是在橡胶生产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的凝胶现象,加上由于凝胶原因在橡胶中形成的体形较大的分子,导致橡胶在硫化反应中难以形成结构均匀的分子;导致在橡胶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压力的情况下,得到的橡胶产品的机械性能较差,因此,现在的橡胶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分子链的断裂,使得橡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痕,使得现在的橡胶产品的强度和机械性能完全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性能好的橡胶,本发明解决了现在的橡胶容易出现凝胶的情况、导致橡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分子断裂以及橡胶产品的强度和机械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性能好的橡胶,所述橡胶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天然橡胶260-280份,硅橡胶120-150份,云母60-80份,丁二烯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16份,纳米氧化锌8-12份,引发剂8-10份,叔十二碳硫醇3-6份,莱茵散6-8份,异氰尿酸三烯丙酯2-4份,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3份,油酸钾2-6份。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天然橡胶270份,硅橡胶135份,云母70份,丁二烯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纳米氧化锌10份,引发剂9份,叔十二碳硫醇4.5份,莱茵散7份,异氰尿酸三烯丙酯3份,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油酸钾4份。
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二异丙苯或者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地,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2: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得到的橡胶减少出现凝胶的情况、使得橡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分子断裂,橡胶产品的强度和机械性能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橡胶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天然橡胶260份,硅橡胶120份,云母60份,丁二烯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份,纳米氧化锌8份,过氧化异丙苯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份,过硫酸钾2份,叔十二碳硫醇3份,莱茵散6份,异氰尿酸三烯丙酯2份,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份,油酸钾2份。
实施例2
橡胶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天然橡胶270份,硅橡胶135份,云母70份,丁二烯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纳米氧化锌10份,过氧化异丙苯4.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25份,过硫酸钾2.25份,叔十二碳硫醇4.5份,莱茵散7份,异氰尿酸三烯丙酯3份,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油酸钾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振东精科汽车总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振东精科汽车总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4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噪减震橡胶
- 下一篇:一种改性木质素/壳聚糖橡胶增强填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