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态强度的振动场监测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3793.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原春晖;阮竹青;张俊杰;彭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1M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态 剔除 振动响应 整个结构 振动场 迭代 优选 独立性 监测 振动测量传感器 振动监测系统 传感器位置 独立性原则 布置位置 测点位置 测量数据 尺度结构 多次循环 后传感器 均匀布置 模态叠加 数量缩减 位置优选 振动监测 保留 测点 等大 对模 重构 优化 船舶 保证 | ||
1.一种基于模态强度的振动场监测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大尺度壳体结构表面;
2)对壳体进行激励,测试各个振动响应点的振动数据;每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为一个振动响应点;
3)对测试数据进行模态分析,识别各模态,并得到了各模态振型;
定义模态强度作为表征第i阶模态强弱程度的数值表示,
其中,m为模态总数,表示第i阶模态在第j个激励的作用点处的模态振型值,ωi为该模态圆频率;
4)计算各模态的归一化模态强度,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模态优选,优选占总强度设定比例的强度较大的N个高能模态;
5)对初始振动响应点,基于模态强度的有效独立法,从大量均匀布置在结构上的s个传感器测点位置中剔除部分位置,仅保留E个传感器测点位置,同时保证通过E个测点识别出的模态保持线性独立,并且是完备的;其中,E<s且E不小于结构模态截断数;
6)对优选获得的测量传感器位置和数量,在这些位置测量振动响应后,对整个结构振动场进行重构,获得结构上所有部位的振动响应,实现对结构的振动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态强度的振动场监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总强度设定比例为80%至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态强度的振动场监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传感器测点位置的剔除方法如下:
5.1)根据模态叠加原理,系统的响应表示为:
其中,{u}∈Rs×1,表示物理坐标:φs为第i阶模态向量,φs∈Rs×m,表示模态向量矩阵;qi为第i阶模态坐标,{q}∈Rm×1,s代表测量传感器的总数,m代表模态阶数;
5.2)构造矩阵E:
由于E2=E,因此E是幂等矩阵,其特征值或者是l或者是0,幂等矩阵的迹等于秩,其对角线上的第i个元素表示第i个自由度或测试点对矩阵φs的秩的贡献,也就是对A的线性独立的贡献;
将矩阵E的对角线元素写成一个列向量:
EI=[E11,E22,…,Ess]T
如果Eii=0,则表示在相应第i测点上无法识别所关心的模态,Eii=1则表示相应测点是关键点,应在测试中保留而不能去除,据此选择EI矩阵中接近1的元素所对应的传感器测点位置,作为振动响应的监测部位,实现传感器优化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态强度的振动场监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采用振动场重构方法对整个结构振动场进行重构,具体如下:
根据振动叠加理论,有
V=ΦA
式中:V为结构表面s个测点的法向振速列向量;Φ为结构振动模态法向分量矩阵;A为模态坐标列向量;
结构表面E个测点位置处的振动速度为:
VE=ΦEA
式中:VE=[v1,v2,…,vE]T为从表面振动速度向量V中取出E个测点处的振动响应形成测点响应矢量;ΦE为E个测点位置对应的振动模态矩阵,A为模态坐标列向量;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7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