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调整定位的换热器板片组装框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3539.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勋;任毓程;杜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调整 定位 换热器 组装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板片组装框架,特别涉及一种在换热器板片的组装过程中使用的可准确对板片进行定位的换热器板片组装框架。
背景技术
板式热交换器主要被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配套、电站、供热机组配套等领域,其制造过程是:将一片片换热器板片在组装好的框架上进行挂接,码齐后夹紧,在相邻的板片之间设置有垫片,板片和垫片组装起来称为板束,板片通过液压或机械压紧装置压紧。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流经相邻的板片所构成的通道进行热量交换。其中的板片是换热元件,一般由0.5-0.7毫米的金属板压制成形,板片上贴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的设计是为控制流体在板片流道中的流动方向。组装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导杆、下导杆、立柱、夹紧螺柱和螺母组成,上、下导杆起着定位和导向作用,板片通过中间挂口悬挂在上导杆上,并能沿导杆滑动。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每张板片上都有一个密封垫片,密封周边很长,密封系统刚性差,结构特殊,特别是在导流区的二道密封处,支撑薄弱,得不到足够的压紧力。从装配工艺上看,普通导杆与前后压紧板连接时,采用的是两个以上的连接螺栓,属于过度约束;热交换器的板束为0.5-0.7毫米的金属薄板组成,当多个板片在片与片叠状排列时,当导杆装配出现倾斜错位时,特别是上导杆装配出现误差时,直接会导致板束装配时相邻板片之间发生错位和相互位移,影响到板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甚至会引起泄漏,造成重新拆装换热器。
在换热器组装过程时,一般是先组装板片挂接框架,在组装好的框架上一片一片地挂接板片,挂接完成后用夹紧螺柱将板片和框架夹紧。换热器板片是挂接在上、下导杆之间的,上导杆的准确定位对板片挂接的定位起着关键作用。现有的板式热交换器框架的上导杆一般采用工字钢,板片挂装在工字钢的下横梁上,在工字钢的上导杆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后连接板,工字钢的前端通过前连接板上的四个连接螺栓与前压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工字钢的后端通过后连接板上的另四个连接螺栓与立柱固定连接在一起,这种结构的上导杆组装形式,一经组装完成,上导杆的位置处于不可调整的固定状态,当在上导杆上挂接板片后,板片仅靠自重的下垂力来定位调整,可调整的幅度非常有限;当上导杆装配定位出现不太显著的误差时,常常是在板片挂接后才能被发现,需要重新拆卸掉挂接好的板片,然后,再拆卸前压紧板与立柱之间设置有四个螺杆后,才能重新调整上导杆的位置,严重影响到了板式换热器组装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捷调整定位的换热器板片组装框架,解决了板片挂接框架中上导杆定位不准确直接影响到板式换热器组装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便捷调整定位的换热器板片组装框架,包括前压紧板和立柱,在前压紧板与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导杆和下导杆,在上导杆上活动设置有后压紧板,在前压紧板与后压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板片和夹紧螺栓,在前压紧板的上端设置有前连接螺栓通过通孔,在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后连接螺栓通过通孔,上导杆是由钢板折弯成横断面为鱼形的空心杆,在空心杆的上导杆的前端的鱼头形孔中固定焊接有前连接支撑板,在空心杆的上导杆的后端的鱼头形孔中固定焊接有后连接支撑板,在前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前连接支撑板螺孔,在后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后连接支撑板螺孔,前连接螺栓穿过前连接螺栓通过通孔后与前连接支撑板螺孔螺接在一起,后连接螺栓穿过后连接螺栓通过通孔后与后连接支撑板螺孔螺接在一起。
在由钢板折弯成横断面为鱼形的空心杆的上导杆的鱼尾形凹槽中间隔地焊接有三角形支撑板,在上导杆的顶端设置有圆弧面;在后压紧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后压紧板门形挂架支座,在后压紧板门形挂架支座上设置有滚轮轴,在滚轮轴上设置有滚轮,在滚轮的轮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滚轮通过环形凹槽与上导杆顶部的圆弧面压接在一起。
本发明简化了结构设计,降低了制作难度,大大减轻了导杆的重量,有效地减轻了板式热交换器整机的重量;保证了板片间支撑位置的一致性,防止板片在压紧时发生位移。对于板式热交换器的后续维护,易于操作,方便快捷,可节约大量的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导杆3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后压紧板5与上导杆3之间配合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均匀导流翅片的半椭圆降膜换热管
- 下一篇:一种降膜式分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