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钆钡掺杂镍酸盐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3408.8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旺;黄集权;薛垂兵;邓种华;刘著光;黄秋风;陈剑;李国京;龚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C04B35/50;C04B35/622;C04B35/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谢怡婷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镍酸盐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钆钡掺杂镍酸盐陶瓷,其化学式为Gd2-xBaxNiO4,其中,0.3≤x≤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其粒径尺寸为1~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陶瓷,其粒径尺寸为2~8μm。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钆钡掺杂镍酸盐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钆源、钡源和镍源原料与氧化铝球和无水乙醇混合,进行球磨,得到粉体;
(2)将步骤(1)得到的粉体过筛,进行焙烧;
(3)向步骤(2)焙烧后得到的粉体中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研磨造粒,过筛,压制成陶瓷胚体,排胶,得到排胶后的陶瓷胚体;
(4)将步骤(3)得到的排胶后的陶瓷胚体进行烧结,得到钆钡掺杂镍酸盐陶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钆源原料选自氧化钆(Gd2O3);钡源原料选自碳酸钡(BaCO3);镍源原料选自氧化镍(NiO)。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1a)将钆源、钡源和镍源原料加入到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铝球和无水乙醇,球磨1~48h,得到的粉体粒径为100nm~10μm;
步骤(1a)中,氧化铝球:原料: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5~15):(3~8):(2~6);
(1b)将浆料在60~80℃下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包括将球磨过筛后得到粉体置于坩埚中,进行焙烧;
所述焙烧的温度为1000~1200℃,焙烧的时间为1~12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焙烧的温度为1050~1150℃,焙烧的时间为2~5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3a)将焙烧后得到的粉体研磨,将粉体过筛,使粉体均匀分散;
(3b)向均匀分散的粉体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45%的PVA水溶液,研磨造粒,过筛;
(3c)将过筛造粒后的混合物料压片,制成陶瓷胚体;
陶瓷胚体的直径为10~15mm,厚度为0.8~1.5mm;使用粉末压片机进行压片;所述粉末压片机的压片压力为5~20MPa;
(3d)将陶瓷胚体排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排胶在300~800℃下进行;升温速率为1~10℃/minn;排胶处理时间为0.5~12h;排胶后自然冷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将排胶后的陶瓷胚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烧结;
所述烧结的温度可以为1300~1500℃,烧结的时间为1~5h;升温速率为1~10℃/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 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400℃,烧结的时间为3h;升温速率为5℃/min。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先使样品降温至1000~1200℃;降温速率为2~5℃/min,防止高温下样品随炉膛冷却速度过快导致样品开裂;然后,使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
1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钆钡掺杂镍酸盐陶瓷的用途,其用作电介质陶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途,其用作电容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4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