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焖烧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2021.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明;吴志军;韩军;吕刚;李凤;邹丽娜;刘京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36/02;A47J36/3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5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烧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焖烧锅,属于焖烧锅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焖烧锅结构设计单一,包括锅体及安装于锅体上的聚热蓄热结构,现有的焖烧锅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聚热蓄热结构设计复杂,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使用过程中能耗高;2、食物受热不均匀,容易糊;3、加热过程中,锅盖内表面容易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会滴落至食物上,影响食物的口感;4、锅体传热性较差,加热效率低。
因此,亟待出现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新型焖烧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节能降耗,能提升食材口感的新型焖烧锅。
一种新型焖烧锅,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锅体1及真空锅盖2,锅体1的锅底下表面设有聚热机构,锅体1的锅底上表面设有用于增加食材与锅底接触面积的导热机构,真空锅盖2上设有兼具保温作用的排气装置;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热机构包括布设于锅底下表面上的多个上宽下窄的锥形吸热件3,吸热件3为中空结构且上下开口,吸热件3的顶部焊接于锅底下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机构包括与锅底上表面为一体结构的加热导热层4,导热层4上开设有用于增加与食材接触面积的导热凹槽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凹槽5呈漩涡状,导热凹槽5的槽宽为2-4cm,槽高为0.5-0.6cm;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锅底上表面设有碗状集液槽16,集液槽16与导热凹槽5相交叉从导热凹槽5的漩涡状圆心处一直延伸至锅边,集液槽16的槽高低于导热凹槽5的槽高;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真空锅盖2为内部抽真空的双层结构,真空锅盖2的边缘安装有硅胶密封圈6;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开设于真空锅盖2上的排气孔7,排气孔7上插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8,活塞8包括插于排气孔7内的活塞杆9及位于排气孔外部的活塞头10,活塞杆9的高度小于排气罩12的高度,活塞8的外部罩设有排气罩12,排气罩12安装于真空锅盖2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罩12为双层结构,排气罩12的顶部设有出气孔11,排气罩12的内壁上开设有环状进气口13,进气口13的上方设有限位环15,限位环15安装于排气罩12的内壁上,限位环15的内径小于活塞头10的外径,排气罩12的高度大于活塞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锅体1是由铝制材料或者铜制材料制成的锅体;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真空锅盖2的顶部设有提手14。
本发明的新型焖烧锅,结构设计巧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真空锅盖2可以防止蒸汽在锅盖下表面凝结成水蒸气,防止水蒸气滴至食材上,提高食材的口感;
2、漩涡状导热凹槽5能增大食材与锅体的接触面积,能在短时间内使食材大量快速的吸热,节能降耗;
3、集液槽16不仅能进一步增加食材受热面积,而且可以较容易的使导热凹槽5内的食材汇聚于集液槽16内,便于将锅体1内的食材盛出;
4、排气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不仅具有排气效果而且具有保温效果,煮饭时,蒸汽顶着活塞2,使活塞2冲出排气孔7,蒸汽顺着进气口13进入排气罩12内,再通过出气孔11排出,若是对锅体停止加热,蒸汽的压力较小时,活塞2自动插于排气孔7内,起到保温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在焖烧锅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新型焖烧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种新型焖烧锅锅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种新型焖烧锅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发明一种新型焖烧锅锅底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发明一种新型焖烧锅锅吸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锅体; 2、真空锅盖; 3、吸热件; 4、导热层;5、导热凹槽;6、硅胶密封圈;7、排气孔;8、活塞;9、活塞杆;10、活塞头; 11、出气孔;12、排气罩;13、进气口;14、提手;15、限位环;16、集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2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