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偶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1714.8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林宗贤;吴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徐文欣,吴敏 |
地址: | 2233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偶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一种重要的测温元件。热电偶根据热电效应进行温度的测量。
热电偶通常包括测温芯和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用于保护测温芯免受工艺气体的腐蚀。
然而,现有的热电偶结构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电偶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以提高热电偶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偶结构,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具有接触区;位于保护套管接触区外表面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材料的抗腐蚀性强于保护套管接触区材料的抗腐蚀性;位于保护套管内的测温芯。
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管接触区的材料为石英或蓝宝石;所述覆盖层的材料为碳化硅或氮化硼。
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管的材料为石英;所述保护套管的中心轴为曲线。
可选的,所述热电偶结构用于测试工作腔内的温度;在所述热电偶结构测试工作腔内的温度时,所述保护套管的接触区置于所述工作腔内。
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管还具有与所述接触区邻接的暴露区;在所述热电偶结构测试工作腔内的温度时,所述保护套管的暴露区置于所述工作腔外;所述覆盖层还位于所述保护套管暴露区的外侧壁。
可选的,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50um~200u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电偶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具有接触区;提供测温芯;在保护套管接触区外表面形成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材料的抗腐蚀性强于保护套管接触区材料的抗腐蚀性;形成所述覆盖层后,将所述测温芯置于保护套管内。
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管接触区的材料为石英或蓝宝石;所述覆盖层的材料为碳化硅或氮化硼。
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管的材料为石英;所述保护套管的中心轴为曲线。
可选的,所述热电偶结构用于测试工作腔内的温度;在所述热电偶结构测试工作腔内的温度时,所述保护套管的接触区置于所述工作腔内。
可选的,所述保护套管还具有与所述接触区邻接的暴露区;在所述热电偶结构测试工作腔内的温度时,所述暴露区置于所述工作腔外;所述覆盖层还位于所述保护套管暴露区的外侧壁;形成所述覆盖层的工艺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可选的,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50um~200um。
可选的,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50um~200u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热电偶结构中,保护套管接触区外表面具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材料的抗腐蚀性强于保护套管接触区材料的抗腐蚀性。在热电偶结构测试工作腔内温度的过程中,覆盖层保护接触区的外表面,保护套管接触区不易被工作腔内的工作气体腐蚀,保护套管接触区不易发生穿孔的现象,进而避免测温芯过早失效。综上,使得热电偶结构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热电偶结构中,在保护套管接触区外表面形成覆盖层,所述覆盖层材料的抗腐蚀性强于保护套管接触区材料的抗腐蚀性。因此,在热电偶结构测试工作腔内温度的过程中,覆盖层保护接触区的外表面,保护套管接触区不易被工作腔内的工作气体腐蚀,保护套管接触区不易发生穿孔的现象,进而避免测温芯过早失效。综上,使得热电偶结构的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热电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热电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热电偶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形成的热电偶结构的使用寿命较短。
一种热电偶结构,参考图1,包括:保护套管110;位于保护套管110内的测温芯100。
所述热电偶结构用于测试工作腔内的温度,如测试刻蚀腔体中的温度。刻蚀腔体在进行刻蚀的过程中常采用HCl气体。所述保护套管110在测试刻蚀腔体内温度时,保护套管110的部分外表面和HCl气体接触。
所述保护套管110用于保护测温芯100免受工艺气体的腐蚀。所述保护套管110的材料为石英材料。
一方面,在HCl气体浓度较高的刻蚀环境中,保护套管110的材料容易受到HCl的腐蚀;另一方面,在温度较高的刻蚀环境中,保护套管110的材料容易受到HCl的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