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力线载波的多频点跳频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1247.9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6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进;刘光跃;王刚;王智;张建超;周智伟;陈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36 | 分类号: | H04B1/7136;H04B1/715;H04B3/54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邵志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力线 载波 多频点跳频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速率高、实时性强、抗干扰性能强的基于电力线载波的多频点跳频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全频点信道扫描,获取最优通信频点;B、采用最优通信频点通信;C、若失败,转D;反之,转B;D、使用全部频点中频率最低的1/3频点进行通信,若失败,转E;反之,转B;E、使用全部频点中频率处于中间的1/3频点进行通信,若失败,转至步骤F;反之,转B;F、使用全部频点中频率最高的1/3频点进行通信,若成功,转B;反之,依次执行B、C、D、E、F两轮,若失败,则放弃该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的多频点跳频通信方法,主要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线载波通信在用电信息领域大批量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载波的实时通信和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目前主流通信方案包括:1)节点和节点使用单一频点进行通信,该方案设计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当该方案的使用频点受到干扰时将会造成无法实时通信。2)主节点可以支持多频点进行通信,和从节点通信时进行使用单频点尝试通信,一旦通信成功频点将会固定下来,短时间内不更改频点,只有当通信不上时,再次尝试使用其他频点进行通信,周而复始。3)节点和节点使用多频点同时通信,该方案虽然提高了通信速率,但是由于传输数据使用的是多个频点并行发送数据,当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频点受到干扰时,将会出现一帧数据中的几个数据错误,造成该帧数据传输失败。4)节点和节点之间使用多频点进行通信,在通信时选择所有频点中信噪比较好的一部分频点进行通信,一旦通信成功,频点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下来。
上述的第1种和第2种方案通信速率低,且的使用频点受到干扰时将会造成无法实时通信,实时性差。上述第3种和第4中通信方案,虽然提高了通信速率,但是当使用的通信频点一旦受到干扰时,由于使用频点固定且一定时间段内通信使用频率不会发生跳变,依旧会出现实时通信效果差的现象。
因此,目前大量使用的单一频点通信方案,或者多频点同时发送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通信速率高,实时通信性能好的通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信速率高、实时性强、抗干扰性能强的基于电力线载波的多频点跳频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基于电力线载波的多频点跳频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两节点之间进行全部频点信道扫描,获取两节点之间的最优通信频点,并设置通信信道生命周期;
B、判断所述生命周期是否结束,若否,两节点之间采用所述最优通信频点进行通信;反之,转至步骤A;
C、所述生命周期内,若两节点在所述最优通信频点通信失败,转至步骤D;反之,转至步骤B;
D、使用全部频点中频率最低的1/3频点进行通信,若仍然通信失败,转至步骤E;反之,转至步骤B;
E、使用全部频点中频率处于中间的1/3频点进行通信,若仍然通信失败,转至步骤F;反之,转至步骤B;
F、使用全部频点中频率最高的1/3频点进行通信,若通信成功,转至步骤B;反之,依次执行步骤B、C、D、E、F两轮,若仍然通信失败,则放弃该数据传输。
作为优选,所述在两节点之间进行全部频点信道扫描,获取两节点之间的最优通信频点,具体为:
首次通信时,节点A使用全部频点发送请求信标,收到请求信标的节点B记录下信号强度值最高的若干频点,并回复一个全频点应答信标,该应答信标数据中携带自己的通信地址;
节点A收到节点B的应答信标后,记录节点B的通信地址和信号强度值最高的若干频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