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带坯电磁铸轧技术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1031.2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4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门市燎原环保装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2D11/115;C22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轧 铝带坯 供电控制系统 轧辊轴线方向 电磁感应器 电磁流体 电磁效应 交变磁场 力学性能 铝材加工 凝固结晶 全面改善 行波磁场 冶金性能 电磁场 板带 磁势 料嘴 铝液 磁场 匹配 施加 引入 | ||
铝带坯电磁铸轧技术与设备涉及铝材加工领域,其特征是:安装专用电磁感应器,把磁场引入铸轧区,通过供电控制系统,严格控制电磁场参数与其工艺参数相匹配,在铸轧区中施加以行波磁场为主的组合交变磁场,沿轧辊轴线方向产生椭圆形磁势,由此产生的电磁效应使料嘴和铸轧区的铝液产生电磁流体行为,改变凝固结晶条件,全面改善和提高铸轧板带力学性能和冶金性能。
技术领域
铝带坯电磁铸轧技术与设备涉及铝材加工领域,其特征是:安装专用电磁感应器,把磁场引入铸轧区,通过供电控制系统,严格控制电磁场参数与其工艺参数相匹配,在铸轧区中施加以行波磁场为主的组合交变磁场,沿轧辊轴线方向产生椭圆形磁势,由此产生的电磁效应使料嘴和铸轧区的铝液产生电磁流体行为,改变凝固结晶条件,全面改善和提高铸轧板带力学性能和冶金性能。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铝带坯电磁铸轧技术与设备涉及铝材加工领域,其特征是:安 装专用电磁感应器,把磁场引入铸轧区,通过供电控制系统,严格控制 电磁场参数与其工艺参数相匹配,在铸轧区中施加以行波磁场为主的 组合交变磁场,沿轧辊轴线方向产生椭圆形磁势,由此产生的电磁效应 使料嘴和铸轧区的铝液产生电磁流体行为,改变凝固结晶条件,强化(结晶-碎断-搅拌-结晶)动态形核结晶过程。
发明内容
同时使熔体流场均匀、 温度场均匀,粗大的柱状晶等轴细化,且由于电磁力的搅拌作用不断改 变晶核在生长过程中的晶粒位向,获得接近无织构取向的带坯组织,从 而全面改善和提高铸轧板带力学性能和冶金性能。 其主要参数为: (1)磁场形态:以行波磁场为主体含脉振磁场的复合交变磁场,沿 轧辊轴线方向在铸轧区中产生椭圆形磁势; (2)磁场频率:频率大小为10~18Hz,行波导向频率为3~15Hz。 数值大小随合金品种与工艺参数作动态调节; (3)铝熔体中通入直流电0.1~0.2A/cm2; (4)磁场强度:通过单片机系统3控制励磁电流模拟量的大小来控 制磁场的强度:0.025~0.04T; (5)前箱液面高度保持在14~16mm,高度波动范围小于±2mm; (6)前箱熔体温度为690~720℃; (7)铸轧速度:14.7~15.3mm/s,尽量调到铸轧速度的上限; (8)嘴辊间隙:供料嘴唇与轧辊间的间隙保持在0.5~0.7mm之 间; (9)铸轧带坯厚度:6~8mm;铸嘴开口度:4.5~5m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铝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对铝材原材料加工前,先进行热时效处理;B、对热时效处理后的铝材原材料按所需工件尺寸体积表面进行粗加工留合适的余量,得到粗加工工件;C、将粗加工工件进行自然时效处理使应力自然释放至结构稳定;D、进行精加工处理至所需工件尺寸精度,得到工件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粗加工之前先进行热时效处理,能够有效消除铝材由于锻造的内应力,并且粗加工后进行自然时效处理消除铝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防止铝材在粗加工和精加工前后发生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加工后的工件位置精度高、形位精度高,避免铝材由于变形而报废,减小加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门市燎原环保装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门市燎原环保装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