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0995.5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可;杨晓光;陈发根;郑建中;曹光伦;王凯;李润清;姚春江;蔡兵;阮欣;刘志权;王胜斌;董阁;张其云;马祖桥;吴建民;王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洞 内轮廓线 定形 控制参数 设计模型 种管 关联模式 几何参数 设计基准 标准化 修正 | ||
1.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用以获取管型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几何参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设计基准;
2)确定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设计基本控制参数A和基本定形参数U;
3)确定参数A和U与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关联模式并建立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模型;
4)根据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模型对基本定形参数U进行循环修正,直至满足基本控制参数A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基本控制参数A为已知参数,包括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内接基准矩形宽度Bk、涵洞内水流通行面积Sj、内轮廓线净高度控制值Hj和底线横坡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基本定形参数U为待定参数,包括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内接基准矩形高度Hk、顶圆弧半径R1和半圆心角α1、侧上圆弧半径R2和圆心角α2、侧下圆弧半径R3和半圆心角α3、内轮廓线净高度计算值Hj'以及净宽度计算值Bj。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数A和U与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关联模式包括:
(1)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内接基准矩形尺度Bk×Hk的上角点和下角点分别为涵洞截面内轮廓线上顶圆弧端部和侧下圆弧下端;
(2)涵洞截面内轮廓线除在底线中点设理论折点外,其余均为连续曲直切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模型为:
其中,b3、b4、a4、a5均为中间参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确定内接基准矩形宽度Bk、涵洞内水流通行面积Sj、内轮廓线净高度控制值Hj和底线横坡i的值,以及半圆心角α1的初始值;
42)根据三连弧设计模型计算基本定形参数U的值;
43)判断内轮廓线净高度计算值Hj'是否大于内轮廓线净高度控制值Hj,若是,则减小半圆心角α1的值,并返回步骤42),若否,则判断内轮廓线净高度计算值Hj'是否小于内轮廓线净高度控制值Hj,若是,则增大半圆心角α1的值,并返回步骤42),若否,则进行步骤44);
44)获取最终的基本定形参数U的设计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涵洞截面的三连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涵洞截面内轮廓线的设计基准统一为一个通道截面内轮廓线的内接基准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9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开关模型转换方法
- 下一篇:数值爆炸模拟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