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0994.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忠;王生新;徐震;汪鹏飞;卡毛措;张满银;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导流 地下 防冲墙 结构 | ||
1.一种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包括浅埋线性工程管线与地下防冲墙;其特征在于:地下防冲墙(1)连续设置,地下防冲墙(1)底部位于浅埋线性工程管线(3)水平线以下,地下防冲墙(1)墙体间隔布设有可淹没式导流堤(2),可淹没式导流堤(2)与地下防冲墙(1)墙体相互垂直相交,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防冲墙(1)纵断面呈矩形,地下防冲墙(1)顶部标高与原地表面(6)高程一致,地下防冲墙(1)底部与顶部平行,地下防冲墙(1)墙体深度恒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防冲墙(1)横断面呈直角梯形,地下防冲墙迎水侧(101)为直立面,地下防冲墙背水侧(102)为坡面,地下防冲墙背水侧坡比为1:0.1~1:0.5,地下防冲墙顶宽(A)与地下防冲墙底宽(B)均为定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可淹没式导流堤(2)为长方体,可淹没式导流堤宽度(a)与地下防冲墙顶宽(A)一致,可淹没式导流堤横基础埋深(h2)与地下防冲墙深度(H)相同,可淹没式导流堤露出地面高度(h1)由设计洪水位确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防冲墙(1)两侧端部l连接于护岸(5)、中部水毁区段依据水毁区横坡降(i)间隔布设可淹没式导流堤(2),可淹没式导流堤净间距d≈1/i。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防冲墙与浅埋线性工程管线水平距离为(C),其取值范围5m~10m;可淹没式导流堤长度L≈3C;地下防冲墙(1)、浅埋线性工程管线(3)大致位于可淹没式导流堤长度(L)的三等分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置导流堤的地下防冲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防冲墙深度(H)依据浅埋线性工程安全埋深要求、水毁区最大冲刷下切深度与区域最大冻土深度确定;地下防冲墙顶宽(A)取值范围0.5m~1.0m;地下防冲墙底宽(B)由已知条件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9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