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0269.3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哲;久保利贺刚;山本翔太;山下显;堀田裕;大川内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47/02;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严小艳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阀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压阀装置,该减压阀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15);阀机构(20),阀机构(20)容纳在第一本体(10)中并且包括阀座(24)和阀元件(22);以及活塞(40),活塞(40)容纳在第二本体(15)中,限定减压室,并且构造成根据减压室中的压力而移动以使阀元件(22)移动。第一本体(10)连接至呈有底筒形形状的连接部(16c)的内部部分。连接部(16c)在第二本体(15)中设置成向外突出。阀座(24)沿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15)附接至彼此所沿的方向保持在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15)之间,使得阀座(24)固定在流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1-108057(JP 2011-108057 A)公开了一种减压阀装置,在该减压阀装置中,阀座保持在阀座固定构件与壳体的直径减小部之间,并且阀杆容纳在阀座固定构件的通孔中。
在上述减压阀装置中,阀杆的渐缩的远端部与阀元件在由阀座的通孔和壳体的直径减小部的通孔围绕的区域中彼此接触。阀杆的端部部分接触活塞,该端部部分与阀元件位于相反侧。活塞被活塞弹簧的弹力朝向阀杆推动。阀元件和阀杆由于压力调节室与减压室之间的压力差以及活塞弹簧的弹力而沿减压阀装置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因此,阀元件坐置在阀座上以及与阀座分开。
发明内容
为了在减压阀装置安装在比如为车辆的单元中的情况下实现在该单元中节省空间的目的,需要减小减压阀装置的尺寸、特别是减小减压阀装置的轴向长度。然而,减小减压阀装置的轴向长度存在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小了轴向长度的减压阀装置。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减压阀装置。该减压阀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包括气体入口;第二本体,第二本体连接至第一本体的下游部分,该第二本体包括气体出口;阀机构,阀机构容纳在第一本体中并且构造成打开以及关闭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之间的流道,该阀机构包括阀座和阀元件;以及活塞,活塞容纳在第二本体中,限定与气体出口连通的减压室,并且构造成根据减压室中的压力而移动以使阀元件移动。第一本体连接至呈有底筒形形状的连接部的内部部分。连接部在第二本体中设置成向外突出。阀座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附接至彼此所沿的方向保持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使得阀座固定在流道中。
在减压阀装置中,阀机构容纳在第一本体中,并且呈有底筒形形状的连接部在第二本体中设置成向外突出。第一本体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在第二本体的连接部中,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至彼此。因此,阀机构和连接部沿轴向方向彼此重叠。此外,阀座沿第一本体和第二彼此附接至彼此所沿的方向保持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使得阀座被固定。因此,阀座定位在第一本体的远端处。因此,可以缩短整个减压阀装置的轴向长度。
延伸穿过阀座的通孔和延伸穿过第二本体的连接部的底部部分的连通孔可以设置为流道的一部分,使得通孔和连通孔沿气体流动方向彼此连续;并且杆部可以与阀元件一体地设置,该杆部的外径可以小于连通孔的内径和通孔的内径,并且杆部可以插入穿过连通孔和通孔,使得杆部接触活塞。
在该构型中,流入到第一本体中的气体穿过阀座的通孔、第二本体的连通孔和第二本体中的减压室到达气体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流道的最窄的部分定位在阀座的通孔的内周表面以及第二本体的连通孔的内周表面与阀元件的杆部的外周表面之间。
由于杆部与阀元件一体地设置,不存在形成阻碍气体流动的障碍物的接合部等。因此,当气体流动到阀座的通孔的内周表面以及第二本体的连通孔的内周表面与阀元件的杆部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气体流道时,没有产生湍急的气流,并且保持了平稳的气体流动。因此,气体顺畅地流动并且因而可以抑制振动或噪音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与防爆一体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全自动呼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