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声学实验的隔声门门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9829.3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伟;张兴杰;徐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52 | 分类号: | E06B1/52;E06B1/32;E06B5/2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声学 实验 声门 门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声学实验的隔声门门框。
背景技术
声学实验室,是用于模拟各种理想声场条件,进行各项参数测量的专用实验室,用以研究声波传播的规律和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部件的吸声、隔声和消声性能。主要用于模拟扩散声场、自由声场和声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等,有混响室、消声室、隔声室等。现有技术中声学实验的隔声室采用的门和门框结构简单,往往采用吸引板简单制作,门与门框之间存在细小的缝隙,试验时偶尔会有声音漏出,其强度、隔声效果往往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声学实验的隔声门门框,结构简单,强度高,隔声效果佳。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声学实验的隔声门门框,包括门框本体,所述门框本体内侧与门板接触面上设有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缓冲层;所述门框本体两侧自内向为依次设有由钢板构成的加强层以及由PET纤维构成的吸音层,所述吸音层外部设有多个第一吸音凸条以及多个第二吸音凸条,所述第一吸音凸条截面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吸音凸条截面呈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吸音条、第二吸音条与吸音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吸音条与所述第二吸音条在所述吸音层呈间隔设置,均匀分布;所述加强层厚度L1︰门框本体厚度L2︰吸音层厚度L3=2︰3︰19;所述吸音层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加强层连接,所述加强层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门框本体连接。所述缓冲层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门本体连接。
上述一种用于声学实验的隔声门门框,其中,所述第二吸音凸条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缓冲层设计,可以在门开关时填补门框与门体之间细小的缝隙,保障隔音效果,避免声音漏出的情况发生,且橡胶材质具有弹性,有利于不规则细缝的有效填充。
采用独特的不规则吸音层设计,半圆形第一吸音条和倒梯形第二吸音条的设置,可大大增加声波与门框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音效率。
独特设置加强板,有效提高门框强度,且经过上万次科学试验表明,当加强层厚度L1︰门框本体厚度L2︰吸音层厚度L3=2︰3︰19时,加强板厚度最佳,既保障了强度,也避免了由于加强板过厚导致的门框过厚与门体不匹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门框本体1、缓冲层2、加强层3、吸音层4、第一吸音凸条41、第二吸音凸条42。
一种用于声学实验的隔声门门框,包括门框本体,所述门框本体内侧与门板接触面上设有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缓冲层;所述门框本体两侧自内向为依次设有由钢板构成的加强层以及由PET纤维构成的吸音层,所述吸音层外部设有多个第一吸音凸条以及多个第二吸音凸条,所述第一吸音凸条截面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吸音凸条截面呈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吸音条、第二吸音条与吸音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吸音条与所述第二吸音条在所述吸音层呈间隔设置,均匀分布;所述加强层厚度L1︰门框本体厚度L2︰吸音层厚度L3=2︰3︰19;所述吸音层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加强层连接,所述加强层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门框本体连接。所述缓冲层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门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吸音凸条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缓冲层设计,可以在门开关时填补门框与门体之间细小的缝隙,保障隔音效果,避免声音漏出的情况发生,且橡胶材质具有弹性,有利于不规则细缝的有效填充。
采用独特的不规则吸音层设计,半圆形第一吸音条和倒梯形第二吸音条的设置,可大大增加声波与门框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音效率。
独特设置加强板,有效提高门框强度,且经过上万次科学试验表明,当加强层厚度L1︰门框本体厚度L2︰吸音层厚度L3=2︰3︰19时,加强板厚度最佳,既保障了强度,也避免了由于加强板过厚导致的门框过厚与门体不匹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型铝合金门窗
- 下一篇:一种防撞型铝合金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