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9659.9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梁琪;卢尚工;刘艳春;梁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2/80 | 分类号: | B60N2/80;B60N2/888;B60N2/87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014035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性 增强 汽车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主体,包括彼此连接的头部和颈部支撑部;弹性缓冲部,固定于头枕主体后侧,包括配重部、套设于其外侧弹簧及橡胶罩体;震动测量部,其包括设置于头枕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和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后壳保护部,可旋转地设置于头枕主体的上部,包括保护板和垂直于其的支撑板;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将测量到的加速度数据实时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实时获取加速度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加速度变化值,当平均加速度变化值超过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时,微处理器控制后壳保护部向前旋转至头枕主体的前侧。本发明的汽车座椅头枕舒适、使用方便,能够极高地提高用户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汽车座椅头枕属于国家汽车整车强制认证检测项目中的一项,从材质、强度、吸能性、位置和大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前的国家标准中,只是对轿车前排座椅配置汽车头枕进行了规定,而后排座是否配置汽车头枕并没有强制规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发生事故,首要的冲击部位将是乘客的头部和颈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后排汽车座椅头枕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保护头部和颈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
头枕主体,其包括头部支撑部和颈部支撑部,所述头部支撑部用于支撑用户的后脑,所述颈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头部支撑部的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支撑部连接;
弹性缓冲部,其固定于所述头枕主体后侧,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一圆柱形配重部、套设于所述配重部外侧的多个弹簧及包裹住所述配重部和所述弹簧的橡胶罩体;
震动测量部,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头枕主体的不同高度,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也设置有若干个,同一高度上的若干个加速度传感器沿圆周方向排列,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多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传输的加速度数据,所述微处理器内预存有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
后壳保护部,其上端通过一连接杆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头枕主体的上部,所述后壳保护部位于所述弹性缓冲部的后侧,所述后壳保护部包括一倾斜向下设置的保护板和垂直于所述保护板向前延伸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保护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保护板的长度为30~50cm,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20~30cm,所述后壳保护部的各部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钢板层、陶瓷层和海绵层;
其中,多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将测量到的多个加速度数据实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实时获取多个所述加速度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加速度变化值,当所述加速度变化值超过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后壳保护部向前旋转至所述头枕主体的前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
旋转轴,其一端固设于所述头枕主体内,而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汽车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实现所述后壳保护部的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性增强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6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