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8272.1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8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肖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常兴伟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15/20;B32B7/10;B32B27/40;B32B3/12;B62D25/20;B61D17/10;B60R13/02;B61D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汽车产业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及轨道交通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复合板材。适用于客车地板、地铁地板、厢体围板板材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为主要的承力部件,复合地板要求强度高、自重轻、耐冲击、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车辆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此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频繁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和振动、冲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对新一代客车车厢地板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以轻量化为主导的先进汽车材料技术的发展战略——减轻客车整车质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客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客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据资料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L;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当前,由于环保和节能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纵观目前复合板材材料,主要分为竹木地板、PVC地板、玻璃钢地板,其优缺点如下表所示:其中竹(木)类的地板,价格低,施工简便,阻燃性能较好,但是环保性能差;高温高湿环境易腐烂,且现场施工粉尘大,密度高;PVC地板,价格适中,现场施工简便,阻燃性能优良,但是环保性能差,高温易变形,施工粉尘大;玻璃钢地板,产品性能优良,阻燃性好,但是施工困难,粉尘大,密度较高,因此,考虑到我国快速发展的公共交通领域对材料轻量化、环保性安全性等要求,现在的复合板材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板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板材,该新型复合板材强度高,耐磨性能好,阻燃效果好且绿色环保,质量轻,杜绝了传统板材遇高温高湿易腐烂、易划伤等现象,使用寿命长,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包括复合板材本体,所述复合板材本体包括上铝板、蜂窝铝芯、聚脲涂层、聚氨酯结构胶、下铝板,所述上铝板、下铝板从上往下依次放置,所述上铝板与下铝板之间设有蜂窝铝芯,所述蜂窝铝芯与上铝板、下铝板之间均通过聚氨酯结构胶复合,所述上铝板的上表层喷涂有一层聚脲涂层。
优选的,所述蜂窝铝芯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正六边形的每条边的厚度为0.08mm,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为8mm。
优选的,所述上铝板、下铝板的厚度均为0.8mm,所述复合板材本体的厚度为25mm,其中,所述上铝板、下铝板总厚度为1.6mm,所述蜂窝铝芯的厚度为23mm,所述聚脲涂层的厚度为0.4mm。
优选的,所述复合板材本体每平方米的质量为4.5-5.5kg,所述聚氨酯结构胶每平米用量为220g。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复合板材本体采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适中,表面喷涂有一层聚脲涂层,有效增强其硬度及耐磨性,该新型复合板材的硬度>4H,耐磨性<60mg/kg,另外,弯曲模量>10000MPa,冲击韧性>45KJ/m2,静曲强度(横、纵向)≥60MPa,层间胶合强度≥1MPa,力学性能好,垂直燃烧速度<100mm/min,氧指数>22%,烟密度<75%,耐候性>600h,阻燃性好,绿色环保,气味等级小于3,采用低密度的铝材料,质量轻,可实现车的轻量化,降低油耗,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耐久性强,杜绝了传统板材遇高温高湿易腐烂、易划伤等现象,确保车辆在报废周期内板材完好无损;加工流程简单,理论尺幅可达到2600mm,实现整车单板安装,免去切割和拼接,大幅提升安装效率及质量,易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蜂窝铝芯的横截面俯视图。
图中:1、上铝板,2、蜂窝铝芯,3、聚脲涂层,4、聚氨酯结构胶,5、下铝板,
6、复合板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板材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常兴伟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常兴伟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8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OPET蓝色抗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贴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