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吊装的电线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7311.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9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寅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焦亚如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吊装 电线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吊装的电线杆,包括电线杆和底部安装筒,所述杆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三穿孔的底部杆身上套接有底部安装筒,所述端面的一端与内筒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筒身和端面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内筒的筒身上设置有透气孔。本方便吊装的电线杆,在电线杆的杆身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安装筒,内筒与外筒上分别设置有透气孔和渗水孔,形成压力平衡室,有效平衡了电线杆与泥土之间的压力,起吊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起吊挂口,分别通过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贯穿杆身,这样在吊起是用力平衡,使杆身不易歪斜,在压力平衡室与起吊架的共同作用下,电线杆就会很轻松的被吊机吊起,有效解决了电线杆不容易被吊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吊装的电线杆。
背景技术
我们常见的电线杆为了稳定,通常会将电线杆埋的很深,以防止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使得电线杆被吹倒,这样埋的很深的电线杆在遇到电路改造需要拔出时会给人们带来麻烦,埋的很深的电线杆时间久了会与泥土粘在一起,拔出时在泥土与压强的作用下操作非常困难,不容易被拔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吊装的电线杆,具有方便拔出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易拔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吊装的电线杆,包括电线杆和底部安装筒,所述电线杆包括杆身、横担、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所述杆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担,所述横担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绝缘瓷瓶,所述杆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的内部设置有起吊架,所述起吊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起吊挂口,所述第三穿孔的底部杆身上套接有底部安装筒,所述底部安装筒包括筒沿、外筒和内筒,所述筒沿固定安装在外筒的顶部端口处,所述外筒的顶部端口处还固定安装有端面,所述端面的一端与内筒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筒身和端面上设置有渗水孔,所述内筒的筒身上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均贯穿电线杆的杆身,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三者的贯穿方向夹角为60度。
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压力平衡室。
所述底部安装筒设置在地面以下。
优选的,所述电线杆的杆身安装在底部安装筒的内部,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的位置高于底部安装筒的筒沿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便吊装的电线杆,在电线杆的杆身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安装筒,底部安装筒由内筒与外筒组成,内筒与外筒上分别设置有透气孔和渗水孔,形成压力平衡室,有效平衡了电线杆与泥土之间的压力,杆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三者均贯穿电线杆的杆身,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三者的贯穿方向夹角为60度,起吊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起吊挂口,起吊架的数量为三个,分别通过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贯穿杆身,这样在吊起是用力平衡,使杆身不易歪斜,在压力平衡室与起吊架的共同作用下,电线杆就会很轻松的被吊机吊起,有效解决了电线杆不容易被吊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线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杆身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底部安装筒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起吊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寅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寅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7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防辐射通信基站
- 下一篇:双回路猫头塔及其塔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