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油烟机和灶具联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7092.1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6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宋南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吸油烟机 控制器 点火装置 联动控制系统 联动控制 燃烧 火力 油烟 用户体验 智能厨房 装置应用 吸风口 智能化 检测 发送 吸收 | ||
1.一种吸油烟机和灶具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吸油烟机和灶具,所述灶具上设置有多个点火装置,所述灶具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器,所述吸油烟机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监测每个所述点火装置是否燃烧,若所述点火装置燃烧,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监测所述点火装置的燃烧的火力大小;
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火力大小发送对应强度的电信号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调节所述吸油烟机的吸风口转向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以吸收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烟,所述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火力最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和灶具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内预存有不同范围的火力大小对应的相应强度的电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实时检测到的火力大小,发送对应强度的电信号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和灶具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实时将接收的多个电信号进行比较,一个电信号对应一个点火装置;
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选取所述多个电信号中强度最大的电信号为目标电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与预存储的点火装置进行匹配,所述第二控制器内存储有多个点火装置以及每个点火装置的位置;
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根据与所述点火装置匹配的预存储的点火装置对应的点火装置的位置调节所述吸油烟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点火装置转动,以吸收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烟。
4.一种吸油烟机和灶具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吸油烟机内设置的第二控制器,所述吸油烟机应用于吸油烟机和灶具的联动控制系统,所述灶具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器和多个点火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由所述第一控制器监测每个所述点火装置在燃烧状态下的火力大小,并根据所述火力大小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根据所述电信号调节所述吸油烟机的吸风口转向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以吸收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烟,所述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火力最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烟机和灶具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将接收的多个电信号进行比较,一个电信号对应一个点火装置;
选取所述多个电信号中强度最大的电信号为目标电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油烟机和灶具的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调节所述吸油烟机的吸风口吸收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烟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与预存储的点火装置进行匹配,所述第二控制器内预存储有多个点火装置以及每个点火装置的位置;
根据与所述点火装置匹配的预存储的点火装置对应的点火装置的位置调节所述吸油烟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点火装置转动,以吸收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烟。
7.一种吸油烟机和灶具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吸油烟机内设置的第二控制器,所述吸油烟机应用于吸油烟机和灶具的联动控制系统,所述灶具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器和多个点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由所述第一控制器监测每个所述点火装置在燃烧状态下的火力大小,并根据所述火力大小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调节所述吸油烟机的吸风口转向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以吸收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烟,所述目标电信号对应的点火装置火力最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和灶具的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实时将接收的多个电信号进行比较,一个电信号对应一个点火装置;
选取模块,用于选取所述多个电信号中强度最大的电信号为目标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70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支护拉森钢板桩系统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静态轨道衡车辆停车位置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