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开口谐振环的双频偶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6850.8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谭洪舟;黎梓宏;曾淼旺;陈智聪;路崇;曾衍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9/04;H01Q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谐振 双频 偶极子 天线 | ||
1.一种带谐振环的双频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两个V型偶极子臂、四个开口谐振环;其中,一个V型偶极子臂位于介质板上表面,另一个V型偶极子臂位于介质板下表面; V型偶极子臂的作用是引起低频谐振,开口谐振环的作用是与V型偶极子臂耦合而引起高频谐振,从而实现天线的双频工作;
介质板上表面设有两个开口谐振环,与介质板下表面的V型偶极子臂的两翼有交叠耦合,与介质板上表面的V型偶极子臂的两翼没有交叠耦合;介质板下表面也设有两个开口谐振环,与介质板上表面的V型偶极子臂的两翼有交叠耦合,与介质板下表面的V型偶极子臂的两翼没有交叠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带谐振环的双频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V 型偶极子臂的位置关系是:介质板上表面的V 型偶极子臂以顶点与介质板的中心重合,且以该介质板中心旋转180 度后与介质板下表面的V 型偶极子臂重合,即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带谐振环的双频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采用底馈形式,天线馈电点所在位置位于介质板的中心处,其中,介质板上表面的V 型偶极子臂与同轴线的内芯连接,介质板下表面的V 型偶极子臂与同轴线的外表面连接,通过同轴线外接3.5mm 的SMA 头进行馈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未经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8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设备天线组合防护罩
- 下一篇:超宽频带双极化辐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