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温控化疗与热疗胃肠肿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6502.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曦明;袁一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多孔 石墨 组装 药物 温控 化疗 胃肠 肿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治疗领域,涉及一种多重温控化疗与热疗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温控化疗与热疗胃肠肿瘤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人类面临的各种肿瘤疾病呈逐年增高趋势,恶性肿瘤即癌症已经成为全球性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手术疗法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例如:化学疗法的药物传递存在无靶向性的问题,且治疗机制单一,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较大,病人不宜长期服用等系列问题;而手术治疗又会对病人正常组织造成较大创伤,可能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与此相比,热疗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对肿瘤部位进行加热,促使温度升高,进而会产生局部高温和大量氧自由基,用以消融破坏癌细胞,杀死肿瘤。但热疗在技术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热量分布不均匀问题,会导致有些部分区域的热量不足以杀伤全部肿瘤细胞,有些部分区域的热量可能会伤害正常细胞,另外仅仅采用单一热疗也很难完全根治肿瘤。热疗方式显然存在极大的缺陷,即热传递的非专属性,也极易造成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还存在对深层部位肿瘤治疗效果较差的系列问题。
当前,如何能够有效地克服肿瘤治疗技术存在的系列缺陷,如:如何解决热疗中热传递专属性问题;如何准确实施热量靶向定位积累到肿瘤部位;如何实施精确控温化疗或热疗;如何根据病人肿瘤部位特征,来针对性地实施定向、多次化疗;如何将多次控温化疗、热疗与靶向治疗有机结合来提高肿瘤治疗协同增强效果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系列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肿瘤治疗存在的系列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温控化疗与热疗胃肠肿瘤装置,以达到提升胃肠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温控化疗与热疗胃肠肿瘤装置的实现具体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温控化疗与热疗胃肠肿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多重温控化疗与热疗肿瘤仪;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多重温控化疗与热疗肿瘤仪,包括: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多重温控治疗器、伸缩多束光纤杆、近红外激光器、调光室、透光胶粘膜;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多重温控治疗器通过所述透光胶粘膜与调光室相连接;所述调光室与伸缩多束光纤杆相连接;所述伸缩多束光纤杆与近红外激光器相连接;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多重温控治疗器、调光室与伸缩多束光纤杆共同构成一体化可控伸缩结构,能够从整体装置中产生联动伸出、缩回等动作,其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多重温控治疗器能够灵活地向偏上方向移动、偏下方向移动、偏左方向移动、偏右方向移动或转动;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药物多重温控治疗器,包括: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多重温控释放药物室、多重温控药物释放门、绝热外套、药物室隔层;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多重温控释放药物室,包括:三维多孔石墨烯及其组装的药物;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包括:三维多孔石墨烯海绵、三维多孔石墨烯水凝胶、三维多孔石墨烯气凝胶、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或三维多孔氧化石墨烯组装体,并向其中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纳米碳管或纳米材料构成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其添加物具有导热增强效应;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的药物,包括:肿瘤化疗药物、消炎药物、杀菌药物;所述多重温控药物释放门能够实施多重温控药物释放效应,包括:多重温控药物释放膜、多重温控药物释放纳米胶囊壳;所述多重温控释放药物纳米胶囊壳封装所述药物后,被组装入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的表面或孔洞中,并被所述多重温控药物释放膜封装;所述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多重温控药物室之间由药物室隔层所隔开;所述绝热外套在整个三维多孔石墨烯组装多重温控药物室最外侧四周,防止热量向装置最外侧四周扩散。
由于三维多孔石墨烯具有多孔性、高比表面性、高活性,便于组装不同类型的药物,还能够充分利用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纳米碳管或纳米材料构成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后的导热增强效应,与其组装性能结合起来,实施化疗与热疗相结合,具有治疗肿瘤的增敏效应;由于人体组织的“水窗效应”,近红外光可以较好地穿透组织较深部位,同时不会伤害正常组织,因此采用近红外激光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颈椎病的磁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血管和关节保健康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