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动商品快速报价区块的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5958.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8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邱宏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Q30/06;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价信息 金融商品 连动 应用程序 报价 区块 数据传送模块 详细信息视图 联机 内存 图形化用户接口 报价服务器 屏幕 区块显示 商品检查 通信模块 详细信息 表驱动 处理器 下载 存储 互联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动商品快速报价区块的装置与方法及其应用程序。该装置包含:一通信模块,用以建立互联网联机;一数据传送模块,与一报价服务器建立联机以下载一第一金融商品的报价信息及一连动商品表;一内存,用以存储一应用程序及该第一金融商品的报价信息;一屏幕,用以显示该应用程序的图形化用户接口;一或多个处理器,连接该内存与该屏幕;一综合详细信息模块,依据该第一金融商品的报价信息产生一综合详细信息视图;一连动商品检查模块,依据该连动商品表驱动该数据传送模块下载一第二金融商品的报价信息,产生一连动商品快速报价区块于该综合详细信息视图,及,于该连动商品快速报价区块显示该第二金融商品的报价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连动金融商品报价的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连动商品快速报价区块的装置与方法及其应用程序。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金融商品泛指股票、债券、期货、权证、期权、基金…等,其中有一种连动型(Linked)的金融商品具有一个连动商品,通常此类商品的价格波动与连动商品具有直接性的关联。例如:权证与ETF,以中国台湾元大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台湾台北股市发行的「元大沪深300伞型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的沪深300单日正向2倍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简称“元大沪深300正2”,中国台湾股票代码00637L)为例来说明,其以沪深300日报酬正向两倍指数为连动商品。沪深300指数则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文件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该些成分股占深、沪市场约八成的市值,因此具有相当良好的中国股市代表性。
现今移动装置(如智能手机与平板计算机)其上所执行的股票报价软件(或称股票看盘软件)为方便用户迅速查看所有自身有兴趣观察的个股、大盘指数或其他金融商品,通常会提供一个自选股功能,其是利用一个自选股报价视图(View)呈现自选股名单中的所有金融商品的基本报价(例如:最新价、涨跌、单量、总量、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昨收价…等)。通常,在自选股报价视图点选某一金融商品后,即可开启该金融商品的详细信息(例如:走势图、五档盘口、详细报价、实时明细、分价量表、技术分析)。意即,现有技术在某一金融商品的详细信息视图中仅能查询到该金融商品的详细信息,若该金融商品另有一连动商品,现有技术并未于详细信息视图中提供连动商品的任何报价信息。用户若欲查询连动商品的报价信息,唯有自详细报价信息视图切换回自选股报价视图,方能查看连动商品的报价信息。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I421735,揭示了一种“金融看盘软件详细信息组合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含:数据接收模块、多个详细信息模块、详细信息整合模块与输入设备与操作模块,其中,该些详细信息模块是依据金融商品报价信息而产生多个详细信息视图;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执行金融看盘软件、进入报价视图、选取一金融商品、进入详细信息组合视图、选取详细信息组合,详细信息组合由多个详细信息视图所组合而成,而详细信息视图是依据金融商品报价信息所产生、及接收操作指令以触控滑动方式上下或左右移动详细信息组合视图的详细信息组合。
当金融商品具有一连动商品时,上述现有技术并无公开于详细信息视图中提供连动商品的报价信息,无法让用户在不切换视图的情况下即可于详细信息视图直接查询连动商品的实时报价,意即,现有技术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故,实有必要改善现有技术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以提出一种连动商品快速报价区块的技术,使得股票报价软件中的详细信息视图可视金融商品是否具有连动商品,以决定是否显示连动商品的实时报价,以便弥补现有技术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连动商品快速报价区块的装置与方法及其应用程序,使得股票报价软件中的详细信息视图可视金融商品是否具有连动商品,以决定是否显示连动商品的实时报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