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站场的机车/轨道车动态跟踪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4748.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程元涛;曲松超;牛文辉;刘振中;杨青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蓝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站场 机车 轨道 动态 跟踪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机车/轨道车作业防护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站场的机车/轨道车动态跟踪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MA服务器将机车/轨道车位置精确定位到站场具体元素,并将具体机车/轨道车位置信息发送至查询服务器;查询服务器将MA服务器发送的多站场数据、机车/轨道车位置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通过加载站场基础数据绘制站场图,客户端通过实时接收、加载机车/轨道车位置信息和在站场图上绘制机车/轨道车,实现对站场机车/轨道车的实时动态跟踪。本申请可以实现机车/轨道车高精度定位,机车/轨道车多站场实时动态跟踪以及多站场信息自动拼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车/轨道车作业防护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站场的机车/轨道车动态跟踪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机车/轨道车站场跟踪方法:
人工方式对机车/轨道车进行跟踪和管理。如将机车/轨道车位置标注在墙上的站场图上,调度人员通过对讲机和调车员联系,当得知机车/轨道车完成调度指令,移动到新的股道或维修库后,立即将站场图中的机车/轨道车标记移到相应的股道上。
基于计算机联锁的机车/轨道车自动跟踪系统适用于所有已经使用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机务段。系统结构见图1。系统主要由跟踪定位子系统和调度管理子系统组成。跟踪定位子系统负责获取计算机联锁中的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状态信息。通过JD-FTRA算法(JiaoDa-Fast Automatic Tracking Algorithm)运算程序实现车次的跟踪和定位。调度管理子系统允许用户进行机车/轨道车调度作业的相关操作,如移动机车/轨道车、添加机车/轨道车、解并、挂接机车/轨道车等,还能进行数据统计、存储、查询、转发、恢复等。系统能带多个用户终端,用户按照使用权限查看机车/轨道车位置、跟踪情况及机车/轨道车的相关信息,现有技术请参照图1。
人工方式对机车/轨道车进行跟踪管理存在的问题:人工方式简单直观,已运用多年。但所有操作基于人和对讲机交流,一旦交流不畅或操作失误,将造成机车/轨道车跟踪丢失,引起后续一系列管理错误。为了改进管理方式,也有使用计算机站场图管理机车/轨道车,用鼠标拖动机车/轨道车的移动。但机车/轨道车的移动信息还是来源于人和对讲机,由于手工鼠标拖动机车/轨道车标识的位置,出错的机会依然存在。
基于计算机联锁的机车/轨道车自动跟踪系统存在的问题:(1)该系统依据机车/轨道车运动轨迹和站场区段状态判断机车/轨道车所在位置,机车/轨道车位置不够精准,仅仅只能定位到机车/轨道车所在区段,无法给出具体精确位置。(2)机车/轨道车位置依赖于机车/轨道车的运动轨迹和站场元素的状态变化,一旦出现网络故障,网络恢复后无法在第一时间确定机车/轨道车位置和运行方向。(3)无法实现跨站跟踪。
另外,目前机车/轨道车跟踪方法多是基于单站场,单站场模式相对于多站场模式主要有以下缺点:(1)用户使用不便,只能通过切换站场才能监控其他站场信息;(2)可监控信息单一,同一时刻只能监控当前站场;(3)无法实现跨站机车/轨道车实时跟踪;(4)无法对管辖范围内所有机车/轨道车进行直观的实时跟踪显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站场的机车/轨道车动态跟踪方法,可以实现机车/轨道车高精度定位,机车/轨道车多站场实时动态跟踪以及多站场信息自动拼接;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站场的机车/轨道车动态跟踪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站场的机车/轨道车动态跟踪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MA服务器将机车/轨道车位置精确定位到站场具体元素,并将具体机车/轨道车位置信息发送至查询服务器;
步骤2,查询服务器将MA服务器发送的多站场数据、机车/轨道车位置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发送至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蓝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蓝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4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远程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慧城市智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