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医用康复训练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4083.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许筱妹;张维民;李玉霞;姜曼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揽盛机器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3B21/00 | 分类号: | A63B21/00;A63B23/02;A63B23/035;A63B23/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何玲君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训练 外套环 内套环 可调 手臂锻炼 手部锻炼 连接杆 臂力 配重机构 受伤部位 均布 腰部 康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康复训练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医用康复训练工具,装置用于病人的康复训练,加快病人受伤部位的康复速度,装置可以对腰部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调节力度可调,装置可以对臂力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方式可调,装置可以对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方式可调。连接杆的一端与外套环架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内套环架相连接,调节机构的一端与外套环架相连接,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与内套环架相连接,手臂锻炼机构的一端与外套环架相连接,手臂锻炼机构的另一端与内套环架相连接,手部锻炼机构的一端与外套环架相连接,手部锻炼机构的另一端与内套环架相连接,配重机构有多个,均布在外套环架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康复训练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医用康复训练工具。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工具是医院中的病人会用到的工具,通过康复训练工具对身体进行康复训练,让人受伤的部位加速康复,但是现在用到的康复训练工具都是针对某一部位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效果差,功能单一,所以设计一种多功能医用康复训练工具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康复训练工具,装置用于病人的康复训练,加快病人受伤部位的康复速度,装置可以对腰部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调节力度可调,装置可以对臂力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方式可调,装置可以对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方式可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康复训练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医用康复训练工具,包括外套环架、内套环架、连接杆、调节机构、手臂锻炼机构、手部锻炼机构、配重机构,装置用于病人的康复训练,加快病人受伤部位的康复速度,装置可以对腰部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调节力度可调,装置可以对臂力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方式可调,装置可以对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方式可调。
调节机构包括凸起、通孔、套筒杆、螺纹盲孔、螺纹杆、限位环、旋钮、凸起环、限位环槽、圆板一、弧形弹性垫、限位杆、弧形弹性垫槽、限位杆孔,凸起安装在外套环架上,通孔贯穿凸起与外套环架,凸起环安装在通孔上,并且凸起环位于通孔的边缘,限位环槽设置在凸起环上;限位环活动设置在限位环槽中,并且限位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旋钮,螺纹杆的另一端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螺纹盲孔设置在套筒杆中,套筒杆与通孔活动连接;弧形弹性垫槽设置在内套环架上,限位杆孔设置在内套环架上,并且弧形弹性垫槽与限位杆孔相连通,弧形弹性垫与弧形弹性垫槽相对应,限位杆穿过限位杆孔与弧形弹性垫相连接,圆板一活动设置在弧形弹性垫中,套筒杆与圆板一相连接;
手臂锻炼机构包括固定块、中间杆、阶梯环槽一、套环、阶梯环槽二、弹性体一、限位T型板一、胶垫一、限位T型板二、胶垫二、阶梯环槽三、阶梯环槽四、弹性体二、限位T型板三、胶垫三、限位T型板四、胶垫四、套环套,外套环架与内套环架上均安装有固定块,中间杆的两端均与固定块相连接;套环套装在中间杆上,套环套固定在套环上,阶梯环槽一设置在固定块上,阶梯环槽二设置在套环上,限位T型板一设置在阶梯环槽一中,并且限位T型板一上与阶梯环槽一接触的部位设置有胶垫一,限位T型板二设置在阶梯环槽二中,并且限位T型板二上与阶梯环槽二接触的部位设置有胶垫二,弹性体一的一端与限位T型板一相连接,弹性体一的另一端与限位T型板二相连接;阶梯环槽三设置在套环上,阶梯环槽四设置在中间杆上,限位T型板三设置在阶梯环槽三中,并且限位T型板三上与阶梯环槽三接触处设置有胶垫三,限位T型板四设置在阶梯环槽四中,并且限位T型板四上与阶梯环槽四接触处设置有胶垫四,弹性体二的一端与限位T型板三相连接,弹性体二的另一端与限位T型板四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揽盛机器人研究院,未经山东揽盛机器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4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