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及其使用的模板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3348.1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9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於孝牛;余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修复 工艺 及其 使用 模板 构造 | ||
1.一种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其特征是:包括A、新拌混凝土,向新拌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细黄链霉菌菌粉和乳酸钙或醋酸钙;B、在混凝土柱上安装浇筑模板,浇筑模板包括四块模板,至少一块模板上带有浇注孔,每块模板的两侧各设置上加气浇水孔和下加气浇水孔, 上加气浇水孔和下加气浇水孔上均配置有封塞,浇注孔处配置有封闭门,模板上箍紧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带有通孔,所述模板上设置所述横杆的位置横向分布有至少两个带卡槽的卡块,所述横杆嵌入于所述卡槽中,对拉螺杆穿过前一横杆和后侧横杆的通孔进行对拉连接,每对相对分布的模板均沿高度方向至少配置有两对横杆配合对拉螺杆夹紧固定,模板与柱体表面的配合处和模板之间均采用橡胶圈密封并采用密封胶加强密封,将新拌混凝土注入到模板内;C、在新拌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柱连接处每6-8小时喷洒纯水一次,再向连接处注入CO2气体1小时,压力0.1MPa;D、养护待混凝土凝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其特征是:每公斤新拌混凝土加入细黄链霉菌1-3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其特征是:每公斤所述新拌混凝土加入乳酸钙或醋酸钙1-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3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OSS改性的低游离单体聚氨酯固化剂
- 下一篇:一种撇渣刮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