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球状硅基多相芬顿催化剂及合成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3340.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4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来;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28 | 分类号: | B01J27/128;C02F1/72;C02F101/30;C02F101/34;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炜绵;裘晖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纳米纤维 酸碱度 焙烧 烘箱 搅拌形成溶液 混合溶液中 难生物降解 有机污染物 固体产物 苛刻条件 去离子水 室温条件 水热反应 环己烷 马弗炉 烘干 丙酮 降解 水浴 水中 去除 尿素 洗涤 离子 过滤 冷却 合成 | ||
1.一种纳米纤维球状硅基多相芬顿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TEOS加入由正戊醇和环己烷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溶液A;
步骤(1)中所用TEOS、正戊醇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5~6):(3~4):50;
(2)将尿素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水合物溶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
步骤(2)中尿素的浓度为15.0~30.0g/L,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水合物的浓度为30~60 g/L;
(3)将溶液A与溶液B以体积比1.0:(0.8~1.5)混合,根据Si/Cu摩尔比为(25~200):1,逐滴滴入Cu(NO3)2·3H2O溶液,45~60℃水浴搅拌形成溶液C;
(4)将溶液C置于高压反应釜,整体放在120~140℃烘箱中进行水热反应5~7小时;
(5)取出高压釜,待自然冷却后,将所得的固体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和丙酮交替洗涤,在烘箱中烘干;
(6)将烘干的固体材料在马弗炉中焙烧,自然降温后获得本发明的多相芬顿催化剂F-Cu-SiO2 NSs;
步骤(6)所述的焙烧其温度为550~600℃,焙烧时间保持6~7小时;
步骤(6)中所述焙烧的升温速率小于2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Si/Cu摩尔比为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水浴搅拌时间为1.0~2.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烘箱温度为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焙烧的升温速率为2℃/分钟。
6.一种纳米纤维球状硅基多相芬顿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纤维球状硅基多相芬顿催化剂与H2O2联用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污染物是双酚A、苯海拉明、布洛芬、2-氯苯酚、苯妥英和2,4-二氯苯氯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3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