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3261.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华;钱承;崔亚亚;刘亚星;崔熙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B21B37/44;B21B1/22;G06F7/533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冷轧 机组 轧制 变形 带钢 上下 表面 油膜 厚度 预报 方法 | ||
一种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方法,其主要包括:1、收集待生产带钢轧制润滑预设定工艺参数;2、初始化轧制变形区出口上下工作辊表面附着油膜厚度迭代值;3、计算轧制前区带钢上下表面析出的油膜厚度;4、计算轧制前区上下工作辊表面附着油膜厚度;5、计算轧制前区入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6、计算轧制变形区入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7、计算轧制变形区出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8、计算轧制变形区出口上下工作辊表面附着油膜厚度;9、输出轧制变形区入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结果。本发明能够预报出对应的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控制和提高二次冷轧机组轧制过程润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包装制罐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得镀锡及镀铬板带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二次冷轧是指一次冷轧带钢经退火处理后,再次进行压下减薄。相比传统的一次冷轧产品,二次冷轧产品具有厚度更薄、强度更高、加工性能更好的优点,可以有效的节约钢铁材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较好的适应包装制罐行业的发展趋势。由于二次冷轧产品厚度薄、强度高,因此常采用乳化液直喷系统进行轧制润滑。这样,二次冷轧过程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就直接决定了轧制辊缝的摩擦系数,是二次冷轧机组薄规格、高强度带钢高速稳定生产能力得以实现的基础。对于带钢轧制过程中变形区的油膜厚度,许多学者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但都是针对冷轧乳化液循环系统在润滑充分条件下的变形区油膜厚度,没有针对二次冷轧机组直喷系统在轧制变形区形成的油膜厚度进行研究。这样,如何充分结合二次冷轧机组直喷润滑系统的设备与工艺特点,研究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方法,就成为二次冷轧机组轧制润滑性能控制与提升必要前提条件,对于二次冷轧机组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与提升二次冷轧机组轧制润滑性能的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方法。本发明主要是综合分析乳化液流量密度、乳化液浓度、乳化液析出距离、轧机入口轧制速度、轧制咬入角、带钢入口变形抗力、后张力、轧制油初始动力粘度、轧制油压力粘度系数对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的影响,实现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的预报。
本发明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
(A)收集二次冷轧机组待生产带钢轧制润滑预设定工艺参数,包括:乳化液流量密度q、乳化液流量浓度C、乳化液析出距离L、轧机入口轧制速度V0、工作辊速度VR、轧机出口轧制速度V1、轧制咬入角α、入口变形抗力K0、后张力σ0、轧制油初始动力粘度η0、轧制油压力粘度系数θ、析出率撞击影响系数λz、析出率润湿性影响系数λr、析出率时间影响系数λt、带钢上表面剩余率流量影响系数δqs、带钢上表面剩余率时间影响系数δts、带钢下表面剩余率流量影响系数δqx、带钢下表面剩余率时间影响系数δtx。
(B)初始化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出口上工作辊表面附着的油膜厚度迭代值下工作辊表面附着的油膜厚度迭代值并设定迭代收敛精度ε。
(C)计算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前区带钢上表面析出的油膜厚度ξ2Ss和下表面析出的油膜厚度ξ2S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