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除雾器叶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2939.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吕薇;杨维国;钱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安徽德玉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叶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除雾器,适用于燃煤锅炉的尾部烟气湿法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入大气后,不仅会对动植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还会加速建筑物以及公共设施的腐蚀,针对这些污染物,我国的各个燃煤电厂接连配套了相应的污染物减排系统。其中比较常用的脱硫系统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以及脱硫效率高等优势,由此称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湿法脱硫系统。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的烟气进入脱硫塔中后,与脱硫浆液碰撞反应,脱硫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液滴,这些液滴中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硫酸钙、亚硫酸钙等分子,含有这些分子的液滴排入大气中会形成石膏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除去烟气中的液滴主要机理有重力沉降、离心分离、惯性分离、静电吸附等,带倒钩的波纹板除雾器就是利用了惯性分离的原理。惯性分离是利用急速改变气流流动方向或者碰到挡板后迅速转向使悬浮在烟气中的液滴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从而脱离气流方向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在惯性分离中,当进口烟速过快时会产生二次携带现象。惯性分离的方法对烟气中的液滴直径有一定的极限范围,当液滴的直径过小时,除雾效果不佳。当液滴直径较大时,由于惯性作用,大的液滴撞击在除雾器叶片壁面上,还会引起飞溅的现象,也会降低除雾器的效率。因此在除雾器叶片上安装叶片可以有效的减弱二次携带与飞溅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但叶片过大时,会造成烟气通过的阻力增大,因此单一的长倒钩除雾器叶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除雾器工作过程中的二次携带、飞溅、以及压降问题,对除雾器叶片加以改进与创新,实现提高除雾器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在除雾器叶片凸起弯道前后均设计有多个倒钩,倒钩方向朝向烟气来流方向,并且这些倒钩的尺寸均较小。
倒钩与叶片壁面之间的角度α介于45°~60°之间。
为了更好的抗腐蚀与方便清洗,除雾气叶片选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如下:
当速度较高的携带液滴的烟气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惯性作用,烟气中的液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壁面上,直径较小的液滴可以被安装在除雾器壁面上的倒钩拦截下来,颗粒较大的液滴碰撞到壁面后会发生碎裂飞溅,由于弯道前后多层的倒钩拦截,可以很好有效的降低二次携带与飞溅所带了的影响。
倒钩与叶片之间的夹角介于45°~60°间,这样既可避免角度过小而影响除雾效率,又可以避免角度过大而造成阻力过大。
由于烟气中的液滴中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钙、亚硫酸钙及硫酸钙等分子,很容易附着在除雾器壁面上,又不易冲刷,因此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做除雾器叶片。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抗腐蚀、不粘附的优势,喷淋系统很容易就能冲洗,可以延长除雾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除雾器叶片示意图
图3 倒钩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解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型除雾器叶片,在除雾器叶片的凸起弯道前后设计安装有多个倒钩,倒钩朝向烟气来流方向,倒钩尺寸较小,且倒钩与除雾器叶片壁面之间的夹角α介于45°~60°之间。
携带有大量液滴的烟气通过除雾器时,如果烟气流速过高,烟气中的大液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壁面上发生迸裂飞溅,且引起二次携带,安装倒钩可以有效的减弱二次携带,但倒钩尺寸过高时,除雾器叶片间距就不能太小,这样就会增大阻力,增大压降,不利于除雾器的工作。设计多个小倒钩可以在有效的减小阻力的情况下,多次拦截烟气中的飞溅起的小液滴,减弱二次携带的影响。
除雾器叶片的制作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因为除雾器是在腐蚀性的恶劣环境下工作,且烟气中含有易结垢的氢氧化钙、亚硫酸钙及硫酸钙等分子,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耐腐蚀、抗高温、不粘附的优点,符合除雾器的选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公开的具体示范实施例,其它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换、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安徽德玉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安徽德玉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