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骨粉碎机的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2793.6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朱从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7/10;B02C17/24;B02C1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骨 粉碎机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鱼骨粉碎机的安装装置,其解决了现有鱼骨粉碎机安装效率低等问题。本鱼骨粉碎机包括一级粉碎单元和二级粉碎单元;本安装装置包括与安装孔相对应的支架,支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伸缩杆,水平伸缩杆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竖直伸缩杆,竖直伸缩杆的上端能够与内筒体的内壁相抵靠,料管能够套设于水平伸缩杆上,安装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料管与内筒体的端部相卡接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可提高鱼骨粉碎机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鱼骨粉碎机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鱼类资源丰富,每次捕捞产量往往巨大,为了降低渔船本身的储存成本,需要在渔船上对捕捞上来的鱼类进行加工,如鱼骨粉的加工,但是船舶上的空间有限,不适合使用大型的粉碎设备,而且目前的粉碎设备仅仅只经过一次粉碎,当磨球与物料的大小比例在合适的范围内时,粉碎的效率最高,随着物料的变小,粉碎的效率会逐渐降低,同时经粉碎较细的物料会影响到磨球对较大物料的粉碎效果,再次降低粉碎效率,因此出现了一种小型的适合船舶作业的两级鱼骨加工装置,而目前两级鱼骨加工机构存在着第二级粉碎机构安装麻烦。不安全的问题,因此如何让第二级粉碎机构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鱼骨粉碎机的安装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鱼骨粉碎机的安装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鱼骨粉碎机的安装装置,所述鱼骨粉碎机包括一级粉碎单元,所述一级粉碎单元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开设有一级粉碎腔,所述外筒体的上方开设有与所述一级粉碎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外筒体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同轴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与一级粉碎腔相连通;所述鱼骨粉碎机还包括二级粉碎单元,所述二级粉碎单元包括位于一级粉碎腔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供鱼骨通过的料管,所述料管的外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支架,所述支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竖直伸缩杆,所述竖直伸缩杆的上端能够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相抵靠,所述料管能够套设于所述水平伸缩杆上,所述安装装置还包括能够带动料管与内筒体的端部相卡接的驱动机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安装装置在使用时,可先通过行吊等设备将内筒体放置于一级粉碎腔内,并使得内筒体的两端与安装孔大致对齐;然后将料管套设于水平伸缩杆上,并使水平伸缩杆及料管与安装孔对齐;接着水平伸缩杆伸长,直至水平伸缩杆的固定座移动至内筒体内;然后固定座上的竖直伸缩杆伸长,直至与内筒体的内壁相抵靠形成支撑;最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料管沿着水平伸缩杆移动,使料管与内筒体相卡接。使用上述装置,使得在安装二级粉碎单元时,内筒体的定位,以及与料管之间的连接、安装等,都更为方便快捷,有效提高整体的安装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鱼骨粉碎机的安装装置中,所述内筒体包括圆筒状的本体以及呈截顶圆锥状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大口径端与所述本体连为一体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一个钝角,所述竖直伸缩杆外端部的一侧能够与该钝角相贴靠,所述连接体的小口径端能够与所述料管的内端相卡接。由于连接体的大口径端与本体的连接处形成一个钝角,当进行安装时,竖直伸缩杆外端部的一侧能够与该钝角相贴靠,既可实现对内筒体的支撑,又可实现内筒体轴向的限位,保证驱动机构在带动料管与内连接体的小口径端对接时,内筒体不会沿轴向发生蹿动;同时,上述设计还可提高内筒体与料管对接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料管的内端在驱动机构的推动下,可插接于小口径端内并与其过盈配合实现卡接。
在上述的一种鱼骨粉碎机的安装装置中,所述竖直伸缩杆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气缸,所述竖直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竖直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具有能够与所述钝角相贴靠的限位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缝活目筛环研磨结构
- 下一篇:用于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的紧凑型二系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