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2761.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贞锋;董寒杰;应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324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材料 前驱 制备 方法 及其 反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三元材料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一种,由于具有安全性好、克比容量高、价格低等优势,成为未来锂电池行业发展方向之一。三元材料的应用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前景乐观。
目前三元材料前躯体的制备工艺主要是化学共沉淀法,尤其是采用搅拌反应釜制备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如CN105070903A公开的三元正极材料前躯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CN103746110A公开的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均是采用共沉淀法反应釜制备三元材料前躯体。但采用反应釜制备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由于物料在反应釜中混合不够均匀,混合时存在浓度差异,影响了产品质量;为了控制反应温度,加料不能太快,使得每釜反应时间长达15-30小时;而且,边反应边结晶沉淀,使得反应条件和结晶条件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配比有差异、晶粒不均匀,晶粒控制难度大,产品稳定性较差;而为了改善反应条件,采取了高转速(600~1200rpm)的搅拌机构,不仅能耗大,还破坏晶粒结构。
有鉴于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制备三元材料前躯体的方法,使其反应产物稳定性好,同时反应时间短和反应条件控制精度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物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时间长、反应条件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混合镍盐、钴盐、锰盐的盐溶液,得到镍钴锰混合盐溶液;
或
混合镍盐、钴盐、铝盐的盐溶液,得到镍钴铝混合盐溶液;
将所述镍钴锰混合盐溶液、络合剂以及碱溶液通入微通道反应装置内,在所述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换热段微通道中充分反应,随后进入结晶釜,结晶后进行后处理,得到三元材料前驱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段微通道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温度控制精度为±0.5℃~±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镍盐为硫酸镍、硝酸镍、镍的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钴盐为硫酸钴、硝酸钴、钴的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锰盐为硫酸锰、硝酸锰、锰的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获得的三元材料前驱体为镍钴锰氢氧化物(NC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镍盐为硫酸镍、硝酸镍、镍的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钴盐为硫酸钴、硝酸钴、钴的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铝盐为硫酸铝、硝酸铝、铝的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获得的三元材料前驱体为镍钴铝氢氧化物(NCA)。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络合剂为氨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和烘干固体物料的步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固体物料的温度为135℃-290℃。当温度为300℃时,得到的前驱体粉体有变质的可能。
一种制备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反应设备,包括:
络合剂储罐、碱液储罐、混合盐溶液储罐;
微通道反应装置,所述微通道反应装置上设有三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每个所述储罐均与微通道反应装置上的一个进料口相连;所述储罐和进料口之间还设有精确计量泵;所述微通道反应装置内微通道段的外侧设有换热通道;
结晶釜,与所述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结晶釜包括搅拌装置和调温器;
过滤装置,与所述结晶釜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液体出料口和固体出料口;以及
干燥器,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固体出料口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通道连接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热油进口和热油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结晶釜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物料输送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的液体出料口与储液罐相连。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夹套反应釜,制得的产物质量稳定,粒径均匀。
(2)本发明的物料是在精确计量后,在微通道内进行混合,混合均匀性好;而且反应时间短(0.1~1秒),在流经微通道的过程中,瞬时完成充分混合和充分反应,每一滴物料的反应都是在相同的配比下完成的,而且整个工艺的反应条件也得到精确控制,因此可制得高质量的三元材料前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