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2506.1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权柄;张兴辉;田骏;周子乐;周鹏;任红兵;段远刚;张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17 | 分类号: | G21C17/017;G21C17/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主管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中,主管道内冷却剂用于带走反应堆内热量,并传递到二次侧蒸汽发生器,主管道冷却剂的温度不仅对控制反应堆一回路的温度起重要作用,而且对核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在主管道热段上设置窄量程温度测量装置,能够快速测量主管道热段冷却剂的温度(也称主管道热段温度)。
目前,现有技术通过在主管道上设置窄量程温度测量装置以达到快速测量主管道冷却剂温度的目的。主管道窄量程温度测量主要采用旁路测温方法,旁路测温方法是在主管道上设置三个测温旁路接管嘴,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从反应堆压力容器流出的一回路冷却剂部分通过测温旁路接管嘴流入旁路接管线,搅混后的冷却剂流经设于测温旁路管线上的测温快响应温度计,测得主管道冷却剂的温度,进而实现控制反应堆一回路的温度。
但是,现有的旁路测温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应用旁路管线测温结构,增加了主管道辅助管路,占用了布置空间,加大了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成为潜在的泄露源;此外,由于所测量的一回路冷却剂已从主管道引出并流至测温旁路管线,测得的冷却剂温度与主管道内冷却剂的真实温度存在偏差,具有延迟性。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试效率高、结构简单、测试效率高的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试效率高、结构简单、测试效率高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其包括:
设于主管道的接管嘴,包括相互连接的位于主管道内部的测量部和设于主管道管壁上的固定部;以及
核级铂电阻快响应温度计,插接于固定部内,包括测温探头;
其中,测温探头位于测量部内,测量部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冷却剂从进水孔流入测量部内与测温探头接触后从出水孔流出。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接管嘴与所述主管道一体成型或所述接管嘴固定连接于所述主管道。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测量部为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测量部包括靠近主管道轴线的封闭端和靠近主管道管壁的开口端,测量部的外壁从封闭端至开口端的直径逐渐增大。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部设有空腔,所述开口端与空腔连接,所述核级铂电阻快响应温度计插接于空腔内与流入测量部的冷却剂接触。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测量部同一侧设有多个进水孔,进水孔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与主管道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呈-35°~35°设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测量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与主管道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呈30°~60°设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核级铂电阻快响应温度计密封连接于固定部。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核级铂电阻快响应温度计与固定部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的外表面通过焊接密封。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相对设置,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位于测量部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测量部同一侧设有五个进水孔,五个进水孔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与主管道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从封闭端至开口端依次呈30°、15°、0°、-15°、-30°设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水孔为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直径为6~10mm。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测量部的一侧设有与进水孔相对应的出水孔,出水孔位于测量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出水孔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与主管道中冷却剂的流向向量呈45°设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主管道测温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孔为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直径为14~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