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烟气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2213.3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杰;赵春城;吴敏芳;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33/00;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均设有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若干个装配孔,装配孔上匹配设有固定螺母,壳体一侧面设有显示屏,壳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滑槽,壳体内部设有检测腔,壳体一侧壁中设有无线传输器,检测腔上设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一端两侧均设有弹簧,弹簧一端设有滚珠,检测腔内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电池,控制单元内侧设有隔温仓,隔温仓内侧设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颗粒物检测器、二氧化硫检测器、氮氧化物检测器和烟气黑度传感器。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散热降温能力佳,能够对烟气进行实时监测,检测能力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锅炉烟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行业为节能降耗,将其各工序产生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通过燃气锅炉进行燃烧从而产生蒸汽应用于发电或生产。但煤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污染物(锅炉尾部烟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往往得不到有效地监控。工业区自备电站对锅炉尾部烟气污染物的认知主要通过工业区环境监测站每月数次人工检验获得,其效果远远达不到目前环保的要求,且当锅炉烟气发生异常时(如冒黄烟或白烟且时间较短),检测人员无法及时到位,造成无法有效分析异常产生的原因,进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锅炉烟气排出的废气大多携带高温,对于检测设备的耐高温能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锅炉烟气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锅炉烟气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均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若干个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上匹配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壳体一侧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检测腔,所述壳体一侧壁中设有无线传输器,所述检测腔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所述检测腔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两侧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滑槽接触,所述检测腔内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电池,所述控制单元侧面设有若干个滑轨,所述控制单元内侧设有隔温仓,所述隔温仓内设有若干个隔离舱,所述隔温仓外侧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隔温仓内侧设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颗粒物检测器、二氧化硫检测器、氮氧化物检测器和烟气黑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屏、所述无线传输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检测单元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器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传输器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输出端与远程监控端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装配孔至少设置三个,且三个所述装配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固定片上。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滑槽至少设置四个,且四个所述滑槽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为AT80C51通用型单片机。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滑轨至少设置两个,且两个所述滑轨均匀分布于所述控制单元侧面。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隔离舱紧密排布于所述隔温仓内。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舱内填充有吸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pt100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扩弥漫式粉尘发生装置
- 下一篇:金属火灾熔痕的定量金相与物相分析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