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2035.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邓付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付圆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3/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水稻 纹枯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不科学用药,导致许多病害对当前使用的农药产生了抗性,如水稻稻瘟病,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的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能有效控制病害且有利于病菌的抗药性治理。
氟吡菌酰胺,英文名称:fluopyram,是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类杀菌剂、杀线虫剂,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Ⅱ)的活性从而阻断电子传递,导致不能提供机体组织的能量需求,进而杀死防治对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氟吡菌酰胺是防治白粉病、菌核病等的高效药剂,但单独使用成本高并有产生抗性的风险。
香菇多糖,英文通用名为:fungous proteoglycan,是一类具有诱导抗性的多糖类化合物。香菇多糖最早被应用于医药领域,来提高人体免疫力,但在农业领域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病、抑菌活性,能够诱导植物产生和积累水杨酸、植保素和几丁质酶等抗病性物质。已有研究表明,香菇多糖不仅能够诱导作物对病害产生很好的诱导抗性,也对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延缓病害抗性发展,是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以氟吡菌酰胺与香菇多糖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应用于水稻纹枯病的研究未见有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效显著、高效低毒,亩用成本低,有利于病菌综合治理的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将活性成分为氟吡菌酰胺和香菇多糖的农药制剂混合起来,兑水后均匀喷洒于水稻植株上,以茎片湿润为准;所述的氟吡菌酰胺和香菇多糖的重量比为5-25:1,优选的,氟吡菌酰胺和香菇多糖的重量比8:1。
所述的农药制剂,氟吡菌酰胺的重量百分比为4-20%,香菇多糖的重量百分比为0.2-1.0%。
所述的农药制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备成悬浮剂。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方法所制备的制剂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不同,以一定的重量比混配,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协同增效明显,能大幅提高药效,减少有效成分用量,从而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有利于病菌抗药性的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4.5%氟吡菌酰胺·香菇多糖悬浮剂
配方:按量称取氟吡菌酰胺4.0%、香菇多糖0.5%、烷基萘基磺酸盐2.5%(润湿剂)、聚羧酸盐4.5%(分散剂)、黄原胶0.5%(增稠剂)、乙二醇2%(防冻剂)、硅油0.2%(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
实施例2:21%氟吡菌酰胺·香菇多糖悬浮剂
配方:按量称取氟吡菌酰胺20%、香菇多糖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润湿剂)、聚羧酸盐3.2%(分散剂)、黄原胶0.2%(增稠剂)、丙二醇2.5%(防冻剂)、硅油0.5%(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
实施例3:5.2%氟吡菌酰胺·香菇多糖悬浮剂
配方:按量称取氟吡菌酰胺5.0%、香菇多糖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润湿剂)、聚羧酸盐3.2%(分散剂)、黄原胶0.5%(增稠剂)、乙二醇2%(防冻剂)、硅油0.2%(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
实施例4:10.5%氟吡菌酰胺·香菇多糖悬浮剂
按量称取氟吡菌酰胺10.0%、香菇多糖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润湿剂)、烷基苯磺酸钙盐3.5%(分散剂)、黄原胶0.5%(增稠剂)、乙二醇2.5%(防冻剂)、0.2%硅油(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
实施例1-4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产品。
二、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氟吡菌酰胺和香菇多糖混配对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付圆,未经邓付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