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网出口保护与分支保护的配合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2009.1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韩洪泽;李丽明;马慧;冯光涛;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新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口 保护 分支 配合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配网出口保护与分支保护的配合方法和系统,涉及继电保护的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故障分支线路的故障信息,其中,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点的位置信息,配电网包括主线出线开关和故障分支线路开关;根据位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主线出口保护整定范围是否已延伸到故障分支线路的故障点;如果是,则根据故障信息启动相应的主线保护,并断开主线出线开关和故障分支线路开关,其中,主线保护已经过时限级差和灵敏度的重新整定;对主线出线开关进行多次重合闸操作以使非故障线路继续运行,并隔离故障分支线路。本发明可以达到配电网自动化及微机保护功能的技术要求,有效提高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减小停电范围和检修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配网出口保护与分支保护的配合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家电网由于加强对35kV、10kV高压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和运行管理,使得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不但在设计施工中强化配置了主线线路,大幅度提高其载流量及安全可靠性,而且还对分支线路及拉手供电线路实现自动化及微机保护系统,并与调度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过通讯构成监控系统,到目前为止,配电网自动化及微机保护系统已初具规模。
从配置的硬件技术角度上分析,这些配电网分支线路微机保护是能够与主线出口微机保护可靠配合的,通过近几年的运行,这些配电网微机保护系统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缩小事故停电范围和抢修时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目前存在对于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没有具体的技术规范的问题,给实际的整定计算造成困难。以山东电网为例,保护整定计算人员只能参考《山东10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整定,而且这部《规程》并不很适合配电网微机保护及自动化配置的要求,因此单从理论上分析就有可能造成配电网保护误动,越级跳闸等故障,使供电可靠性降低,达不到配电网自动化及微机保护配置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配网出口保护与分支保护的配合方法和系统,可以达到配电网自动化及微机保护功能的技术要求,有效提高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减小停电范围和检修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配网出口保护与分支保护的配合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网故障分支线路的故障信息,其中,所述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点的位置信息,所述配电网包括主线出线开关和故障分支线路开关;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配电网的主线出口保护整定范围是否已延伸到所述故障分支线路的所述故障点;
如果是,则根据所述故障信息启动相应的主线保护,并断开所述主线出线开关和所述故障分支线路开关,其中,所述主线保护已经过时限级差和灵敏度的重新整定;
对所述主线出线开关进行多次重合闸操作以使非故障线路继续运行,并隔离所述故障分支线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线保护包括速断保护、延时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所述故障信息还包括短路类型信息和阻抗信息,所述根据所述故障信息启动相应的主线保护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短路类型信息和所述阻抗信息启动所述速断保护、所述延时速断保护和所述过电流保护中的至少一种主线保护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线保护已经过时限级差和灵敏度的重新整定包括:
将所述速断保护、所述延时速断保护和所述过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按照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整定;
将所述延时速断保护的时限级差提高0.3s,并与分支线路的延时速断保护的时限级差相配合;
将所述过电流保护的时限级差提高0.3s,并与所述分支线路的过电流保护的时限级差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思政学习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然水体增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