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点火微负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1930.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顾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点火 微负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烧结点火负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烧结点火微负压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点火炉主要为烧结料提供初始热量并实现其表面点火,点火炉膛内最好能保持微负压(-10Pa—10Pa),这样既能保证点火层深度,又能有效降低煤气消耗,另外点火段微负压还能保持初始料层透气性,减少对布料的压实程度,提高后面烧结料层透气性,有利于低温烧结,发展铁酸钙,提高高温还原性能,对高炉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国内有各种烧结机点火微负压装置,大多采用风箱风门结构,容易堵料。有的厂点火炉下未设置微负压装置,直接用风箱蝶阀开度来控制,若蝶阀开度小则易堵,也容易导致蝶阀磨损严重,若点火炉膛负压偏高,则点火煤气消耗增高。有的厂在风箱内设置重锤式节流装置,机构易堵塞失灵,故障率高,效果也不理想,。
专利文献1公开的一种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及方法,是通过阻流板结合电动蝶阀开口度的调节,实现点火炉炉膛内负压的灵活调节。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烧结点火负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负压感应机构、负压调节机构和安装在第一风箱内的通风阀,通风阀为蝶阀形式,负压感应机构主要由负压感应器和负压控制器组成,负压感应器中设有表盘,在表盘上设有感应器摆杆,该感应器摆杆与通风阀的阀杆固定连接;负压控制器与感应器摆杆相连;所述负压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一风箱和第二风箱之间,该负压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风箱内负压。专利文献3公开了烧结机低负压点火风箱阀门装置,包括转动轴,还包括盲板和翻板,所述盲板和翻板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两侧,所述盲板固定在风箱内腔并不可转动,所述翻板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并可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翻动。本发明的“散料流和空气流分开控制”技术方案未见披露,综合以上现有技术,也没有给出本发明方案的技术启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201610972238.X
专利文献2:中国专利201510374454.X
专利文献3:中国专利201520425472.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一种烧结点火微负压装置,实现点火段散料流和空气流分开控制,控制点火段风箱支管负压,避免磨损、堵塞,提高烧结料层原始透气性,降低点火煤气消耗,简化微负压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故障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点火微负压装置,包括风箱支管9,其特征在于:在风箱支管9外侧设置一根及以上的负压调整管1,负压调整管1的内径小于风箱支管9的内径。
优选地,负压调整管1上设置有负压调整阀4。
有利地,负压调整管1为不锈钢。
优选地,负压调整管1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负压调整管1内部喷涂耐磨材料。
更进一步地,负压调整管1的上下两段分别以45度下斜角焊接在风箱支管9上。
可见,本发明的防跑偏皮带机的主要原理是:散料流从风箱支管9通过,空气流从负压调整管1通过,从而实现物流与气流的分开控制,散料在风箱支管9中处于静态,又经过沉淀,对风箱支管9和负压调整管1的磨损都很小,解决了一般烧结点火炉负压装置难以解决的磨损和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示图。
在图1中,1:负压调整管;2:电动液压插板阀;3:手动插板阀;4:负压调整阀;5:液压缸;6:电机;7:连接法兰;8:耐磨板;9:风箱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结构、功能和效果,现运用以下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由图1所示结构可知,普通的烧结点火炉微负压装置一般都设置在风箱支管内部,气流和物流都处于同一通道,调节阀门及微负压控制装置很难避免不磨损,堵塞的问题也难以解决,本发明将“散料流和空气流”分开,巧妙地解决了磨损和堵塞的问题。
负压调整管1是本发明最关键的部件,如图1示,在风箱支管9外侧设置一个及以上的负压调整管1,负压调整管1的内径小于风箱支管9的内径,为调节控制负压,负压调整管1上设置有负压调整阀4,为避免负压调整管1磨损,负压调整管1为不锈钢,进一步地,负压调整管1内部喷涂耐磨材料,优选地,负压调整管1数量为2个,为防止负压调整管1堵料,更进一步地,负压调整管1的上下两段分别以45度下斜角焊接在风箱支管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1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火夹钳的精密铸造炉
- 下一篇:裂解炉临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