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收/付款方法和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1147.8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翠;夏西平;隆林;吴雄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倚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储存功能 付款程序 移动终端 预设 快速启动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收/付款方法和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该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间内采集用户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是否为预设的指纹;如果所述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均为预设的指纹,则启动设定收/付款程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通过用户的指纹快速启动设定收/付款程序,有效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付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收/付款方法和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的移动终端大都支持在线收/付款功能,用户如果需要使用移动收/付款,就需要先解锁移动终端,然后打开移动收/付款APP,进行收/付款。耗时较长,在人数多时也易造成排队等待的现象。且收/付款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收/付款方法和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能够快速启动收/付款程序,且提升收/付款的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终端收/付款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间内采集用户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是否为预设的指纹;如果所述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均为预设的指纹,则启动设定收/付款程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显示器、指纹识别电路,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包括至少两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显示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通信电路,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判断采集到的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是否为预设的指纹,来快速启动收/付款程序,可以有效的节省收/付款所需的时间,通过用户的指纹来启动收/付款程序,可以有效提升收/付款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收/付款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收/付款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收/付款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收/付款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收/付款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收/付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设定时间内采集用户至少两个手指的指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用户预先设置两个手指的指纹作为预设指纹。在用户需要移动终端进行收/付款时,向移动终端输入两个手指的指纹,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用户的两个手指的指纹。在本实施场景中,移动终端具有两个指纹识别模组,因此用户可以同时输入两个手指的指纹,预设时间可以设置的较短一些,例如1S、2S等甚至是同时。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移动终端可能只有一个指纹识别模组,因此用户需要先后输入两个手指的指纹,因此预设时间可以适当的延长至3S、5S。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用户可以预设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个手指的指纹作为预设的指纹,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收/付款的安全性。但是为了节约输入和识别指纹的时间,移动终端上需要设置多个指纹识别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1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算装置及控制方法、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业务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