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液晶像素电路及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9021.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7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辰;文鹏;郑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春立体科技有限公司;艾优优(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像素 电路 及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液晶像素电路,包括刷新信号单元、锁存器及开关单元;刷新信号单元,连接锁存器的输入端,用于根据设定的时序向锁存器输入刷新信号;锁存器,输入端分别连接刷新信号单元的输出端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用于在开关单元导通时,接收开关单元传输的数据位并进行存储;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数据位的传输,进而控制锁存器的存储,并在锁存器输入刷新信号时导通以及在输入开关单元传输的数据位后关断。上述硅基液晶像素电路,刷新信号单元对锁存器置于一电位,使开关单元导通而后断开,锁存器进行存储,之后两端的电位发生转变,开关单元断开,再给开关单元输入电平时,开关单元无法导通,使得在调制期间不会有错误数据写入像素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基液晶像素电路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是一种基于反射模式,尺寸非常小的矩阵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具有光利用效率高、开口率高、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另外,硅基液晶的解析度也可以做得很高,在便携型投影设备的应用上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因此硅基液晶深受生产商的青睐。近年来,硅基液晶主要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来控制液晶的发光时间长度,以达到调节反射光的目的。而具体脉冲宽度调制方法的选择决定了硅基液晶的显示效果及片上视频缓存的大小,真单脉冲调制方式可以使硅基液晶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但相对于其他方式,所使用的视频缓存也是最多的。目前,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只使用一个视频缓存来完成真单脉冲调制,而且也不需要增加太多的用于等待新数据写入的空白时间,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是基于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像素电路无法克服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错误数据可写入像素电路的问题,提供一种硅基液晶像素电路及其显示装置。
一种硅基液晶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刷新信号单元、锁存器及开关单元;
刷新信号单元,连接所述锁存器的输入端,用于根据设定的时序向所述锁存器输入刷新信号;
锁存器,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刷新信号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时,接收所述开关单元传输的数据位并进行存储;
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数据位的传输,进而控制所述锁存器的存储,并在所述锁存器输入刷新信号时导通以及在输入开关单元传输的数据位后关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锁存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数据源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NMOS管和PMOS管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新信号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锁存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外部置位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接地或接入高电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反相器用于对所述锁存器输出端的高电位进行反相,以使所述开关单元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存器包括第二反相器和第三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与所述第三反相器并联且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锁存器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用于在所述锁存器存储数据之后截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
输入单元,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开关单元输入携带有数据的电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春立体科技有限公司;艾优优(深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小春立体科技有限公司;艾优优(深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