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9006.2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邢旺;张晓亮;刘任;张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31 | 分类号: | G06F1/3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与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为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时所采集的业务数据,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为在终端处于非睡眠状态时所采集的业务数据;根据预设的深度学习算法对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以及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以获取终端睡眠状态模型。根据该技术方案获取的终端睡眠状态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分辨终端在睡眠状态度时所采集的状态数据与终端在非睡眠状态所采集的数据,从而提高了确定用户已经入睡的准确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愈发常见,其功能也愈发强大,用户逐渐开始在多种场景下使用终端,例如用户可以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使用终端、可以在步行时使用终端、可以在睡眠前使用终端等。其中,当用户睡着时,该终端不再被该用户使用,若此时终端仍处于高功耗状态,则会该终端在用户无需使用时消耗过多电量,导致待机时间降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与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为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时所采集的业务数据,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为在终端处于非睡眠状态时所采集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至少包括终端的灭屏时刻、终端的灭屏时间差、终端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终端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终端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终端的重力参数,其中终端的灭屏时间差为采集终端的业务数据的时刻与灭屏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根据预设的深度学习算法对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以及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以获取终端睡眠状态模型。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与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为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即用户已入睡并未使用该终端时所采集的业务数据,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为在终端处于非睡眠状态即用户使用该终端时所采集的该终端的业务数据,其中业务数据至少包括终端的灭屏时刻、终端的灭屏时间差、终端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终端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终端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终端的重力参数,终端的灭屏时间差为采集终端的业务数据的时刻与灭屏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由于在用户已入睡并且未使用该终端时以及用户使用该终端时,终端的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一项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当用户入睡时,终端的灭屏时刻处于指定时间区间内且终端的灭屏时间差可能较长,终端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或终端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可能较弱,终端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终端的重力参数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不变等,而当用户未入睡时,终端的灭屏时刻未处于指定时间区间内、或终端的灭屏时间差可能较短,或终端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可能较强、终端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可能较强、终端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或终端的重力参数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变动等,因此根据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以及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进行训练以获取终端睡眠状态模型,该终端睡眠状态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分辨终端在睡眠状态度时所采集的状态数据与终端在非睡眠状态所采集的数据,从而提高了确定用户已经入睡的准确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与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包括:
获取至少两组业务数据;
在至少两组业务数据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与不满足预设条件的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终端的灭屏时刻属于指定时间区间且终端的灭屏时间差大于或等于指定时间差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数据还包括终端状态标签,终端状态标签用于指示当采集终端的业务数据时终端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获取睡眠状态业务数据与非睡眠状态业务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