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存式安全蜡烛座及蜡烛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8862.6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叶;林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清 |
主分类号: | C11C5/00 | 分类号: | C11C5/00;F21V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35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存 安全 蜡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存式安全蜡烛座及蜡烛。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蜡烛除了作为一种照明工具使用外,更多地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寺庙、中西餐厅、婚礼或生日宴会,以达到装饰、渲染气氛的效果。蜡烛的设计除了外观美观,更重要的还是安全且易于回收利用。
公开号为“CN202164288U”,名称为“一种安全蜡烛”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蜡烛,其包括蜡烛和碗状底座,蜡烛安装在碗状底座中部,碗状底座内装有水,碗状底座外壁上设有把手。该实用新型的蜡烛燃烧到最后会自动熄灭,不会引燃其他物品,但是使用时,需要添加阻燃物质,如水或沙以起到自灭的作用,使用不方便,且未燃烧的蜡烛被阻燃物质覆盖不便于回收。
公开号为“CN2102295”,名称为“安全的蜡烛”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的蜡烛,其特征是蜡烛下部有一段烛芯是不能导液燃烧的。蜡烛将近用完时火焰会自动熄灭,能够消除普通蜡烛燃尽时可能会把盛放物烧焦或引燃的隐患,但是在燃烧过程中,熔化的蜡油会顺着蜡烛杆乱流淌,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浪费。
综上,需要设计一种蜡烛座及蜡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便于回收利用且工艺简单的内存式安全蜡烛座及蜡烛,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存式安全蜡烛座,包括:由蜡油制成的蜡烛外壳体,所述蜡烛外壳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蜡烛外壳体顶面设有用于插放蜡烛本体的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蜡烛外壳体上端完全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蜡烛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蜡烛外壳体为圆形体、椭圆形体、方形体、多边形体、球形体、菱形体或心形体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存式安全蜡烛,包括:
上述内存式安全蜡烛座,
由蜡油与烛芯制成的蜡烛本体;
所述蜡烛本体位于所述内存式安全蜡烛座内,所述烛芯的顶端伸出蜡烛外壳体顶面,且烛芯的末端位于蜡烛外壳体底面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烛芯穿过蜡烛本体的顶端止于蜡烛外壳体与蜡烛本体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烛芯穿过蜡烛本体的顶端止于蜡烛外壳体与蜡烛本体的连接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蜡烛外壳体与所述蜡烛本体采用热固化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蜡烛外壳体内侧下端设置有圆环形凸起部,所述蜡烛本体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环形凸起部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套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蜡烛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蜡烛本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蜡烛外壳体采用与蜡烛本体相同的材质蜡油制成,蜡烛本体燃烧时,蜡烛外壳体和蜡烛本体熔化淌下的蜡油将会完全储存在蜡烛外壳体的内腔,不会污染环境,并且烛芯燃尽时,未燃烧的蜡烛不含任何其他物质,仅含蜡油,方便回收利用。
2、虽然蜡烛外壳体与蜡烛本体连接,但由于烛芯没有贯穿蜡烛外壳体,其末端止于蜡烛外壳体底面上方,烛芯燃尽时,蜡烛外壳体底面不燃烧,起到自熄作用,夜晚停电应急使用时,能防止蜡烛燃尽后引起火灾的安全隐患。
3、本发明的蜡烛外形上与传统普通蜡烛别无二样,但点燃该蜡烛,能够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并且该蜡烛还可以用于一些烛光悼念的场合,在哀悼活动中采用手握蜡烛时,能防止熔化的蜡油灼伤手部,同时,在移动蜡烛时,蜡烛外壳体可起到防风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内存式安全蜡烛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内存式安全蜡烛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内存式安全蜡烛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内存式安全蜡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内存式安全蜡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内存式安全蜡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蜡烛外壳体、2为烛芯、3为蜡烛本体、4为圆环形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内存式安全蜡烛座,如图1所示,包括:
由蜡油制成的蜡烛外壳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清,未经林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8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元件加工的可移式外包胶带机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