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7155.5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鸽;王莉;李海珠;白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周敏毅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控制 自动 分流 管路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流体输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所述的管路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分格的清水池、集水池,以及分别通往清水池各分格与集水池的各引水管渠,与所述的清水池各分格、集水池连接的各引水管渠的标高不同,且与所述的集水池连接的引水管渠的标高最高;从标高最低的所述的引水管渠分出各标高更高的引水管渠。利用本发明的管路系统,能够在用于核电站的海水预处理时,无需阀门就可实现清水在清水池各分格及集水池之间的分流,并实现清水池溢流水的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输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核电站中用于海水预处理的清水池4的分格数不宜少于2个(图1中清水池4包括第一分格6和第二分格7,第一分格6通过第一管渠1注入清水,第二分格7通过第二管渠2注入清水),这些分格按同时工作设计。同时,为了防止溢流,清水池4上常设喇叭口接溢流管至雨水管道通往集水池5。为了实现控制要求,需要借助分别设置在第一管渠1和第二管渠2上的阀门来控制清水池4每个分格的进水。但上述管路系统布置方式的局限性在于:
(1)阀门需要定期切换,喇叭口一旦出现故障,清水池4存在溢流风险。
(2)清水池4与厂区雨水管道需要足够的高程差,距离较远的话,溢流管的埋深比较大;而对于海兴厂址,溢流水需要接入混凝沉淀池前的集水池5复用,不允许外排,但清水池4与集水池5不存在足够的高程差,重力溢流无法顺利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以能够在用于核电站的海水预处理时,无需阀门就可实现清水在清水池各分格及集水池之间的分流,并实现清水池溢流水的复用。
为实现此目的,在基础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所述的管路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分格的清水池、集水池,以及分别通往清水池各分格与集水池的各引水管渠,
与所述的清水池各分格、集水池连接的各引水管渠的标高不同,且与所述的集水池连接的引水管渠的标高最高;
从标高最低的所述的引水管渠分出各标高更高的引水管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其中所述的清水池具有两个分格。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其中标高最低的所述的引水管渠为水平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其中所述的引水管渠埋于地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其中与所述的清水池各分格、集水池连接的各引水管渠存在高度差,且与所述的集水池相连接的引水管渠标高最低。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其中相邻的标高最低的所述的引水管渠与所述的清水池分格的连接处、各引水管渠的连接处彼此之间沿引水管渠方向的距离大于1米,以有效防止扰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的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能够在用于核电站的海水预处理时,无需阀门就可实现清水在清水池各分格及集水池之间的分流,并实现清水池溢流水的复用。
本发明通过对清水池每个分格的进水管渠及溢流管渠设置不同的标高,解决了高差不足清水无法顺利重力溢流的问题,避免了阀门定期切换的繁琐操作,更避免了喇叭口堵塞后清水池发生溢流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通过阀门切换供水的管路系统的组成图。
图2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7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