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除染色物浮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6465.5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映杰;殷国益;林丽娜;彭雄义;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3/62 | 分类号: | D06P3/62;D06P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4302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物浮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洗除染色物浮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耐水洗色牢度是纺织品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特别是在服装产品中,在出厂前都要达到一定的级别要求。棉、麻、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因染色中常用到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染料,染色完成后都存在着未固着的染料,这一部分染料称为浮色。这一部分浮色如未能很好的除去,将在其产品服用后,在洗涤过程中逐渐被洗涤液从产品中洗出,并沾染到其它产品中。因此,纺织品经染色后都要经过多道水洗工序,包括加入洗涤剂进行洗除。所以,水洗是染色过程中用水量最多的,同时也是产生大量废水的工序。
纤维的染色过程是染料首先从染液中转移到纤维表面,再渗透到纤维里面并固着在纤维上。但并不是所有被吸附到纤维上的染料都能与纤维实现固着,因此产生未固着染料(浮色)需要除去。工厂现有除去未固着的染料的工艺一般是通过3-4次的皂洗及水洗,但耐水洗色牢度也只有3到4级。因为在洗涤过程中,染色纤维表面的未固着的染料较容易地被洗除到洗涤液中,但在染色纤维里面的未固着的染料需从内部迁移到纤维表面,再被洗除到洗涤液中,这也是需要3-4次的皂洗和水洗的原因。但尽管如此,仍不能较好地洗除掉浮色,表现在其耐水洗牢度为3到4级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除染色物浮色的方法,解决传统皂洗洗除染色物浮色效率低的问题,提高浮色的洗除率,减少用水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洗涤剂加入到水溶液中,配制成高浓度洗涤液,随后滴加入液氨中,搅拌均匀,配置成液氨-水-洗涤剂溶液;
步骤2:将直接染料染色的纤维素纤维浸入液氨-水-洗涤剂溶液中进行洗涤,随后烘干,完成浮色洗除。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步骤1中洗涤剂为非离子洗涤剂。
进一步,步骤1中非离子洗涤剂重量:水体积:液氨体积为1.6g:80ml:920ml。
进一步,步骤2中洗涤时间为5分钟。
进一步,步骤2中洗涤温度为-34℃。
进一步,步骤2中的纤维素纤维为苎麻散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洗除染色物浮色效率高,减少洗涤次数,缩短洗涤时间,减少用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直接大红4BS对苎麻散纤维的染色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将20g的苎麻散纤维,选用直接大红4BS,依照表1中的配方和图1中的染色工艺进行染色。
对染色后的苎麻散纤维进行传统的皂洗洗涤。取2g的非离子洗涤剂,加入到1L的水中,配成2g/L的洗涤液。将2g上述染色后的苎麻散纤维染色物浸入在100ml含有2g/L的洗涤液中,在100℃下搅拌洗涤15分钟,取出后烘干。
取0,0.4,0.8,1.2,1.6和2g的非离子洗涤剂,加入到80ml的水中,随后缓慢加入液氨至1L,配成含有洗涤剂含量为0,0.4,0.8,1.2,1.6和2g/L的液氨-水-洗涤剂的共混洗涤液。将2g上述染色后的苎麻散纤维染色物浸入在100ml上述的含有不同洗涤剂含量的液氨-水-洗涤剂共混洗涤液中,于-34℃下搅拌洗涤5分钟后,取出染色物,挤干,烘干。
将经2g/L的洗涤液洗涤和在液氨-水-洗涤剂的共混洗涤液洗涤、烘干后的苎麻散纤维染色物,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其耐水洗色牢度,结果例于表2中。其耐水洗色牢度是对多纤维布中棉纤维的沾色结果进行评定。
表2表明,随着液氨-水-洗涤剂的共混洗涤液中洗涤剂含量的增加,其耐水洗色牢度逐渐提高,并在1.6g/L含量时达到4级,优于传统的皂洗方法的3级;增加到2g/L时,耐水洗色牢度不变。因此,1.6g/L是液氨-水-洗涤剂的共混洗涤液洗除浮色的最佳洗涤剂浓度。
表1.染色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6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堆叠制作方法
- 下一篇: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