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6462.1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蔡映杰;粟斯伟;林丽娜;彭雄义;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3/60 | 分类号: | D06P3/60;D06P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4302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共混 溶液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的染色过程中,染料从染液中转移到纤维表面,再渗透到纤维内部,随后将染料固着在纤维中。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有的以共价键与纤维结合,如活性染料染色。有的是范德华力固着,如直接染料。这些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并不能全部完全牢固地固着在纤维上,因此需要将这部分未固着的染料洗除下来,提高染色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
因此,在染色后,需要经过水洗工序来洗除未固着的染料(也称浮色),附着在染色物表面的染料较易被洗除,而渗透到纤维里的浮色就较难洗除。一般的纺织品的浮色都需经过3-4道的水洗,包括了皂洗,冷水洗等,因此水洗是染色中用水量最多的工序。
液氨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溶胀和解晶作用,能在极短时间内破坏了纤维素分子链间的氢键,增加纤维素分子链中的间距,使得纤维的无定型区更多。但是纯的液氨的极性较低,较难溶解大量的染料。但在液氨中加入少量的水介质,形成液氨-水共混溶液,大大地提高其对染料的溶解能力和洗涤效果,但又不改变液氨对纤维的解晶作用,且液氨易回收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解决传统水洗工序中用水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水加入液氨配成液氨-水共混溶液;
步骤2:将染色后的苎麻散纤维染色物浸入在液氨-水共混溶液中,搅拌洗涤洗除浮色。
进一步,步骤1中液氨-水共混溶液中,水在液氨中的含量为8%。
进一步,步骤2中洗除浮色的时间为5分钟。
进一步,步骤2中洗除浮色的温度为-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使用洗涤剂,大量地减少水洗工序中的用水量,减少废水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对苎麻纱线的染色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将20g的苎麻纱线,依照表1中的配方和图1中的染色工艺染色。取染色前后的染液,检测其吸光度,计算吸附在苎麻纱线上的染料量。
取2g染色后的苎麻纱线的染色物,在含有2g/L的非离子洗涤剂的100ml水溶液中,于100℃下进行洗涤10分钟,洗后测洗涤液的吸光度,依据公式1计算其洗除率(R%)。
在玻璃瓶中加入0,2,4,6,8和10ml的水,加入液氨至100ml,配成0%,2%,4%,6%,8%和10%(体积分数)液氨-水共混溶液。将2g染色后的苎麻纱线染色物浸入在含有不同含水量的液氨-水共混溶液中,于-34℃下搅拌洗涤5分钟后,取出染色物,挤干。将洗涤后的液氨-水共混溶液的液氨挥发后,再入水至100ml,随后检测其吸光度,按公式1计算其洗除率,结果例于表2中。
表2表明,随着液氨-水共混溶液中水含量的增加,其洗除率逐渐提高,并在8%含量时达到最大值,再增加到10%时,洗除率基本不变。与传统的皂洗方法相比,洗除效果基本相同。因此,8%含水量是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浮色的最佳含水量。
表1.染色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6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碱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咪唑修饰改性漆酶复合皂洗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