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云岩成因类型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5901.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乔占峰;沈安江;潘立银;郑剑锋;黄理力;张杰;曹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于虎;沈金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云岩 成因 类型 岩石 地球化学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白云岩成因类型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白云岩岩石类型,根据露头、岩心和薄片资料,将白云岩类型划分为微生物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
对晶粒结构白云岩进行原岩结构恢复,识别白云岩原岩结构特征;
确定白云岩沉积-成岩环境,根据白云岩的典型特征信息,判定白云岩沉积环境,进而初步确定白云岩成因类型;所述典型特征包括沉积构造、伴生岩性或叠置结构;
白云岩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判识,针对初步判定的白云岩成因类型,选择对应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分析,比对地球化学数据范围,或与同期海水值或围岩地球化学值对比相对丰度大小,确定白云岩成因类型;
白云岩受后期成岩改造程度判定,恢复后生改造前白云岩成因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云岩成因类型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白云岩岩石类型,根据露头、岩心和薄片资料,将白云岩类型划分为微生物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的步骤具体包括:
岩心上识别白云岩是否具有微生物沉积构造,判别是否为微生物白云岩;所述微生物沉积构造包括层纹石、凝块石、树枝石、叠层石、泡沫绵石或藻纹层;
在普通薄片下识别白云岩为颗粒结构、晶粒结构或残余颗粒结构;残余颗粒结构与颗粒结构均作为颗粒结构对待;晶粒结构根据白云石晶体大小划分为泥粉晶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的白云石晶体小于0.1mm,晶粒白云岩的白云石晶体大于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云岩成因类型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晶粒结构白云岩进行原岩结构恢复,识别白云岩原岩结构特征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薄片观察,部分样品的原岩结构可进行较好的识别,包括微生物结构或颗粒结构;所述薄片观察是指在薄片下放置垫片,调节透射光强度,进行观察;
对晶粒结构与原岩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包括白云石晶体为原白云石晶体的继承性是否加大,白云石晶体是否切割颗粒与胶结物边界,白云石晶体内部是否具有完整的颗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云岩成因类型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白云岩沉积-成岩环境,根据白云岩的典型特征信息,判定白云岩沉积环境,进而初步确定白云岩成因类型;所述典型特征包括沉积构造、伴生岩性或叠置结构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露头或岩心上,分析已确定岩石类型的白云岩的沉积构造特征;所述沉积构造特征包括:白云岩是否含有石膏或硬石膏,白云岩是否发育泥裂或帐篷构造,白云岩是否发育交错层理;
所述伴生岩性是指与研究白云岩接触的岩石类型特征,包括:泥粉晶白云岩是否与藻纹层云岩接触,泥晶云岩是否与膏岩层接触,泥晶云岩是否与颗粒云岩或颗粒灰岩接触,晶粒云岩是否与藻纹层云岩或泥粉晶云岩接触;
所述叠置结构是指研究白云岩与接触岩石类型构成的垂向叠置方式,包括向上变浅的向上变细旋回和向上变浅的向上变粗旋回;具有所述向上变浅的向上变细旋回方式的包括颗粒灰岩上覆藻纹层云岩或上覆晶粒云岩或上覆泥粉晶云岩,以及,颗粒云岩上覆藻纹层云岩或上覆晶粒云岩或上覆泥粉晶云岩;具有所述向上变浅的向上变粗旋回方式的包括泥粉晶云岩上覆颗粒云岩,以及,微生物白云岩上覆颗粒云岩;
与沉积环境无关,分布上与断裂或不整合面相关,鞍状白云石发育,见萤石、石膏热液矿物伴生,初步判定为热液白云石化成因白云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云岩成因类型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云岩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判识,针对初步判定的白云岩成因类型,选择对应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分析,比对地球化学数据范围,或与同期海水值或围岩地球化学值对比相对丰度大小,确定白云岩成因类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初步确定的白云石化作用类型,选取具有排他性指标的地球化学方法优先进行分析;所述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有序度、碳同位素、氧同位素、锶同位素比值、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或包裹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59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下一篇:具有制冰器的冷却或冷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