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缓释型抑藻剂防治水华的耦合浮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5472.3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2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孙胜浩;王沛芳;王超;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缓释型抑藻剂防 治水 耦合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利用缓释型抑藻剂防治水华的耦合浮体装置,其结构包括单一浮体;单一浮体包括纱网,若干半球形净化球,固定杆,浮体主框架;每个半球形净化球两侧各装有一个A挂环,浮体主框架上有B挂环和挂钩,半球形净化球通过A挂环固定于固定杆上,固定杆的两端穿过B挂环挂在浮体主框架上,纱网处在半球形净化球内。优点:(1)拆卸简便、灵活、快速,可以根据需要拖放至水体的任何区域,机动性强;(2)抑藻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生态安全性高;(3)保证抑藻剂与水体表层藻类的充分接触,便于抑藻剂扩散、避免底泥附着对抑藻效果的影响;(4)方便抑藻剂的补充更新,适用于水华长期防治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缓释型抑藻剂防治水华的耦合浮体装置,属于水体污染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最近几十年来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出现大面积水华,水体功能衰退,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直接影响饮用水源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抑制水华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众多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中,植物化感类抑藻剂因具有应用方便、抑藻效果好、生态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水体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对抑藻剂的制备方法、抑藻性能及影响因素已有大量报道。例如:专利申请号201110129482.7公布了使用纯品青蒿素作为抑藻剂,具有环境亲和性好,见效快的特点,但该抑藻剂的应用方式为直接投放式,在实际应用中抑藻成分迅速流失、下沉、被底泥覆盖、有效抑藻成分难扩散,进而严重影响甚至完全丧失抑藻作用,无法有效控制水体表面的藻类生长;专利申请号201610969517.0公布了一种缓释型抑藻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将没食子酸、壬酸、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三种物质按比例包埋于海藻酸钠中制成缓释型抑藻剂,使用时将其装入网兜中,网兜挂在人工浮岛上,该专利申请虽然解决了直接投加抑藻剂的种种缺陷,但是应用时必须在水华爆发严重区域安置人工浮岛,机动性很差,抑藻剂更换困难;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机动性强,应用方便,环境友好,不受底泥抑制,方便抑藻剂更换和多次补充的新型水华防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利用缓释型抑藻剂防治水华的耦合浮体装置,其目的旨在充分发挥抑藻剂的抑藻效果、方便抑藻剂的补充更新、持续有效地防治水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利用缓释型抑藻剂防治水华的耦合浮体装置,其结构包括单一浮体;单一浮体包括纱网1,若干半球形净化球2,固定杆5,浮体主框架7;每个半球形净化球2两侧各装有一个A挂环4,浮体主框架7上有B挂环6和挂钩8,半球形净化球2通过A挂环4固定于固定杆5上,固定杆5的两端穿过B挂环6挂在浮体主框架7上,纱网1处在半球形净化球2内。
本发明的优点:
(1)浮体装置组装拆卸简便、灵活、快速,可以根据需要拖放至水体的任何区域,机动性强;
(2)充分发挥缓释型抑藻剂的优势,抑藻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生态安全性高;
(3)保证抑藻剂与水体表层藻类的充分接触,便于抑藻剂扩散、避免底泥附着对抑藻效果的影响;
(4)方便装置中抑藻剂的补充更新,适用于水华长期防治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组装侧视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半球形净化球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耦合联排浮体原位应用的示意图。
附图中1是纱网,2是半球形净化球,3是可开启式上盖,4是A挂环,5是固定杆,6是B挂环,7是浮体主框架,8是挂钩,9是铁锚,10是A单一浮体,11是B单一浮体,12是C单一浮体,13是D单一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5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