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稀硫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4279.8 | 申请日: | 201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丽斌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硫酸 回收利用 浓硫酸 吸收塔 硫铁矿制酸装置 硫铁矿制酸 实际需求量 稀硫酸储槽 细小悬浮物 过滤器 过滤介质 环保生产 硫酸装置 硫酸渣 压力泵 滤渣 清液 压入 去除 过滤 送入 悬浮 废水 拦截 排放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稀硫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通过压力泵将硫铁矿制酸装置中产生的废稀硫酸压入过滤器中过滤,稀硫酸经过滤器中悬浮过滤介质拦截去除液体中的细小悬浮物;(2)清液送入稀硫酸储槽,滤渣与硫铁矿制酸所产生的干硫酸渣混合外卖;(3)根据硫酸装置的实际需求量将处理后的稀硫酸加入吸收塔,稀硫酸与吸收过程中产生的浓硫酸混合成浓硫酸产品,从而使稀硫酸得以回收利用。本发明操作简便,能够使稀硫酸得到充分利用,少去了处理稀硫酸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实现了环保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酸,具体来说涉及到硫铁矿制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稀硫酸的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在硫铁矿制酸工艺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SO3,在一般工艺中,气体中的SO3含量为0.2%左右,因过剩氧气含量和温度的不同,SO3含量也有所不同。硫铁矿制酸工艺,主要是指硫铁矿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SO2炉气,由于燃烧产生的Fe2O3烧渣具有催化作用,炉气中少量的SO2被Fe2O3催化氧化成SO3。炉气中的SO3在净化工序中与水结合成稀硫酸,稀硫酸浓度通常控制在12~30%。从工艺上来讲,稀硫酸的浓度越低越好,浓度控制太低,产生稀硫酸量也随之增大,不但难于处理或利用,同时也增加水的消耗。稀硫酸浓度控制太高,产生的稀硫酸量相对减少,虽然利于处理或利用,因稀硫酸中固体悬悬浮物含量增加炉气净化效果差,而影响正常生产。目前,利用或处理硫铁矿制硫酸工艺产生的稀硫酸的方法主要有:除去稀硫酸中的杂质,再经浓缩后加以利用;或者是把稀硫酸当作废水,加入石灰中和处理后排放。这些方法不但成本高,还可能造成了环境污染或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回收利用在硫酸装置中产生的废稀硫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稀硫酸回收利用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通过压力泵将硫铁矿制酸装置中产生的废稀硫酸压入过滤器中过滤,稀硫酸经过滤器中悬浮过滤介质拦截去除液体中的细小悬浮物;(2)清液送入稀硫酸储槽,滤渣与硫铁矿制酸所产生的干硫酸渣混合外卖;(3)根据硫酸装置的实际需求量将处理后的稀硫酸加入吸收塔,稀硫酸与吸收过程中产生的浓硫酸混合成浓硫酸产品,替代了新鲜水,同样达到调节硫酸浓度的目的,从而使稀硫酸得以回收利用。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废稀硫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2%~30%。
上述步骤(1)中采用的过滤器为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装置。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过滤器优选为FBL过滤器。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悬浮过滤介质为耐硫酸轻质有机塑料泡沫小圆球。
上述步骤(1)中稀硫酸在过滤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0~15分钟。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硫酸装置为硫铁矿制酸工艺所用的装置。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硫酸装置为硫磺制酸工艺所用的装置。
发明人指出:硫酸生产工艺,是将含硫原料制取SO2,然后将SO2催化氧化成SO3,再用浓度为98%左右的浓硫酸吸收SO3制得浓硫酸。浓硫酸吸收SO3过程中,浓硫酸中少量的水不断与SO3反应生成硫酸而消耗,因而浓硫酸的浓度会不断升高,正常情况下是加水调节浓硫酸浓度在98%左右,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只要利用机械过滤、过滤吸附及絮凝沉降原理,使废稀硫酸经过滤器中悬浮过滤介质拦截去除液体中的细小悬浮物,然后把吸收过程中加入的水用稀硫酸代替,便可实现对稀硫酸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
1、操作简便,只需将废稀硫酸过滤除去固体杂质,就可以直接利用。
2、稀硫酸得到充分利用,少去了处理稀硫酸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实现了环保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丽斌,未经罗丽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4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