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4236.X | 申请日: | 201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权 |
主分类号: | G01R31/3842 | 分类号: | G01R31/38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电动车辆 检测系统 检测装置 快速检测 直流充电插座 充电继电器 动力电池 连接插头 车辆控制单元 动力电池系统 人机交互单元 绝缘电阻 快速自动 人力物力 手动检测 内阻 整车 拆卸 车身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连接插头和待检测电动车辆,所述检测装置应至少包括检测单元、检测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检测装置地,所述待检测电动车辆应至少包括动力电池、直流充电插座、车辆控制单元及充电继电器+、充电继电器‑、车身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快速检测方法,仅需将检测连接插头插入待检测电动车辆直流充电插座即可对动力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功率、SOC精度、绝缘电阻等进行快速自动或手动检测,不需对整车或动力电池进行拆卸,不仅简化了检测流程节约了检测时间,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来源,其性能好坏不仅影响整车动力性、舒适性和行驶距离而且影响整车安全。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影响其性能的参数主要有容量、荷电状态(SOC)、寿命状态(SOH)、内阻、峰值功率等,但在整车运行过程中其电池状态参数无法直接获得,需要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状态参数等进行估算。由于估算误差的存在及随着电池性能的衰减参数估算的不准确性,难以保障电池系统及整车的运行安全,故需要定期对动力电池进行精确检测以确定动力电池真实性能状态并修订相应的参数,保障整车性能及运行安全。但是,现有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多是安装于电动车内部或底部,测试过程需要对整车和电池包进行拆卸并进行复杂的设置。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在不对整车和电池包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能快速对动力电池进行检测,特别是能进行自动检测。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检测连接插头插入待检测电动车辆的直流充电接口完成物理连接,车辆控制单元及检测控制单元检测连接确认信号CC2电压值,当电压为设定值时,进入检测状态;
(2)检测控制单元进入检测状态后,根据检测装置处于自动测试模式/手动测试模式,由CC2输出一个大于50%占空比/小于50%大于5%占空比的PWM信号;
(3)车辆控制单元进入检测状态后,持续检测CC2的PWM信号占空比,若持续1~5秒占空比不发生变化,则进行车辆端保护参数设置,并根据PWM信号的占空比是否大于50%确定配置为自动测试模式或手动测试模式;
(4)当(3)中配置为手动测试模式时,车辆控制单元闭合充电继电器+、充电继电器-,将检测装置与动力电池导通,并通过检测装置人机交互单元手动设置检测工况、检测端动力电池保护参数;当(3)中配置为自动测试模式时,车辆控制单元通过S+、S-与检测控制单元进行双向通信,检测控制单元将检测装置检测能力参数发送至车辆控制单元,车辆控制单元确认检测装置能力后将检测工况、动力电池保护参数逐条发送至检测控制单元,检测控制单元自动完成检测工况、检测端动力电池保护参数设置,然后车辆控制单元闭合充电继电器+、充电继电器-,将检测单元与动力电池导通;
(5)检测控制单元判断所设检测工况正确性及DC+、DC-间电压值是否大于设定电压值,若两者同时满足,则通过人机交互单元指示进入检测就绪状态,当处于自动测试模式时,同时通过通信的方式指示车辆控制单元已进入检测就绪状态,若不满足,由人机交互单元显示错误信息;
(6)当检测装置进入检测就绪状态后,根据步骤(2)所处的自动测试模式/手动测试模式,由车辆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的方式启动测试/手动启动检测;
(7)检测装置按步骤(4)设置的检测工况对电池包进行检测,并在所有检测工况检测完毕后,将CC2电压值及DC+、DC-电流值置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权,未经王正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42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储能系统监控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绝缘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电池管理系统